火箭,太空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經過多次的延期, 10 日陽明大學 ARRC 團隊在屏東旭海,終於成功發射火箭。這是世界第一個具導航控制系統的混合式火箭,混合式火箭相對液態或固態式成本較低,成為台灣太空研發主力。這次試射在太空技術層面上有重大的意義,未來會如何影響台灣太空科技發展?(責任編輯:洪郁萱)

科技部選定屏東牡丹旭海村作為科研火箭發射場域,10 日清晨由陽明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 ARRC 發射團隊完成執行首次發射任務,在上午 6 時 12 分順利發射,科技部預期,本次發射準備作業、飛行過程中數據,都可做為下一階段飛行測試參考,並有助提升我國太空科技能量。

ARRC 火箭發射計畫數度被延後

ARRC 火箭發射計畫原訂在今年 5 月 3 日執行,但因天候不佳,順延至 7 月 9 日,但昨日準備工作時因氮氣分離接頭發生問題,因此再延後到今日發射。

科技部表示,本次發射計畫是 ARRC 為執行科技部計畫,進行 HTTP-3A 第二節火箭的第一次飛行測試,飛行時間約 2 分鐘、飛行高度約 3 公里,測試重點包含可控制混合式火箭推進技術、火箭飛行導航控制技術、火箭發射地面支援系統、火箭降落傘回收系統。

TO 推薦閱讀:【專訪】火箭阿伯吳宗信:接任太空中心主任,是從狗吠火車到「自己開火車」

世界首支擁有導航控制技術的混合式火箭

前瞻火箭研究中心 ARRC 副主任魏世昕表示,團隊主要研究項目為具飛行導航控制能力的混合式燃料探空火箭,不需要發射架輔助導引飛行方向,可垂直起飛,經由自主研發的飛行導航控制、推力大小與推力向量控制系統來調整飛行路徑,並在飛行完成後進行分析,檢視飛行軌跡是否與規劃路徑相同。

魏世昕說,HTTP-3A 是全世界首支擁有導控技術的混合式火箭,雖然飛行高度不高,但技術面將是重大突破。

TO 推薦閱讀:台、歐合作衛星跟著 SpaceX 火箭射上太空!關鍵技術來自這間超強新創:張量科技

台灣太空產業的未來佈局

科技部長吳政忠也表示,面對全球新興太空產業的發展,正是台灣整合學研界、產業界投入太空相關利基產業的最佳時機,科技部擇定屏東牡丹旭海村牡丹灣做為短期科研發射場域,未來也將持續督導即將升格為行政法人的國家太空中心,妥善利用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域,積極提升太空科技能量。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台灣首枚科研火箭發射成功 科技部:有助提升太空科技能量 〉。 圖片來源:Unsp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