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儘管台積電近來沒有延遲建廠的計劃,但媒體紛紛討論最終可能無法如期完成,其中晶片法案就是關鍵之一。近日傳出共和黨議員要阻饒法案,而許多家半導體廠表示將牽動建廠的進度,英特爾也延遲了動土的計畫。這些對美國未來在晶片工業的重要性,將會帶來什麼影響呢?(責任編輯:洪郁萱)
美國國會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日前揚言阻撓 520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由於該法案對半導體廠在美設廠扮演關鍵性角色,隨著晶片法案持續受美國國會干擾,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矽晶圓大廠環球晶等台廠赴美設廠進度,也將再添變數。
晶片法案尚未達成協議
美國參眾兩院已通過各自版本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其中包括撥款 520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Chip Act),但該法案卡關一年,兩黨議員還在設法消弭歧異。麥康奈 6 月 30 日則突然在推特發文表示,若民主黨逕自通過總統拜登的經濟法案,將會阻撓晶片法案。
許多幕僚坦承,若 7 月底前不能就任何一項措施達成協議,隨著 11 月期中選舉逼近,可能更難取得進一步進展,而 11 月後才通過晶片法案立法,可能為時已晚。
數家半導體企業呼籲法案通過
事實上,今年以來各大科技廠均大力疾呼,盼美國國會盡快通過法案,第二季以來,半導體廠相關聲浪更持續高漲,包括英特爾、格芯等都警告,拖延立法可能影響其美國生產計畫。
美國半導體協會(SIA)6 月中也聯名發信,共 123 位來自半導體、通訊等各產業執行長,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英特爾、超微等執行長也都署名支持,呼籲美國國會重視先前發起的半導體補助方案,力促盡快通過。
♦ TO 推薦閱讀: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罕見投書外媒!背後目的是什麼?
法案延遲,各家在美建廠計畫遲遲沒有進展
英特爾近來就因法案進展緩慢,延遲俄亥俄州新廠動土儀式,執行長 Pat Gelsinger 日前甚至警告,若美國國會不能就擱置已久的晶片法案採取行動,打算優先考慮在歐洲建廠。
而環球晶 6 月底也宣布將於美國德州謝爾曼市(Sherman, Texas)建 12 吋矽晶圓廠,董事長徐秀蘭坦言,晶片法案是不可控變因,但對建廠很關鍵,已有客戶長約在手,能等的時間也不是很久,若法案遲遲不通過,一定會調整作法。徐秀蘭也說,動土時間與法案進度高度相關,若沒意外可望 11 月動土。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近期率領代表團赴美參訪,受訪時談及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也說,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建廠速度,與晶片法案通過速度有關,台積電現在已投資、也正在蓋廠,是基於對晶片法案通過的信任。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晶片法案遭共和黨大老揚言阻擋 台積電、環球晶美國建廠再添變數〉。 圖片來源:Unsp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