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MLB 棒球比賽的時候,有注意到畫面中央那個很顯眼的好球帶九宮格板嗎?這個九宮格板真的滿準的,投手投幾號位就是幾號位,結果也都跟已經相當準確的美國裁判的好壞球一樣。好幾場比賽看下來,有種機器與人類同步的感覺。
但顯然 MLB 還是希望在裁判系統上繼續精益求精,近期 MLB 委員長 Rob Manfred 便向 ESPN 透露 ,未來 MLB 將在 2024 年賽季直接引進 AI 裁判系統進入正規賽,期待可以有效減少比賽時間,吸引更多年輕人收看棒球。
尚未決定引進哪一種系統
目前還沒決定要使用什麼模式,MLB 正從機器人裁判系統 Automated Ball-Strike System裡,考慮其中兩種模式 ,一種是全權由 AI 系統判斷好壞球,再直接通知人類裁判。第二種是像網球和足球都已經啟用的 AI 鷹眼裁判系統,當爭議的判決出來時,就可以使用 AI 系統來仲裁。
其實過去幾年美國職棒就有引進類似的系統,像開發過高爾夫球賽裁判系統的 TrackMan 公司,打造的棒球機器裁判系統,其實早就引進級別較低的比賽,而且判定的結果真的滿準的。
這套系統的實際操作方法並不難,每位裁判將會配有一套耳機與機器,每次球投出時系統會判別好球或壞球,然後馬上發出通知給裁判。整個比賽過程看起來就跟傳統的一樣,不會有機器人笨重的站在本壘後方。
引進 AI 裁判,真人裁判也不會被淘汰
機器裁判系統勢必會改變棒球生態,因為過去的數據顯示,AI 系統比真人裁判多判更多好球,如此一來,打者勢必得調整所謂的好球帶範圍。
但真人裁判不會因此失業,因為他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判斷跑回本壘的得分爭議,是捕手的手先到還是跑者先碰到本壘板、是否擦棒的爭議,或甚至偶爾推翻 AI 的裁決。
電子裁判也曾出爭議,跆拳道選手:失去比賽激情
其實運動引進科技也並不是毫無爭議,跆拳道比賽就曾有許多裁決風波。過去的跆拳道比賽,得分依賴裁判現場判定。選手們的踢擊不僅要準還要夠有力,動作經常要大到踢出聲音,裁判才可能判定得分,而爭議性判決不斷。改採電子護具後,一切則都是以感應為優先,哪一位選手能最快掌握電子護具的特性,勝率就高,導致最後選手開始出現一些怪怪的、不屬於跆拳道的動作。
美國 MLB 裁判其實算滿準了,機器跟人的結果往往都差不多。反觀中華職棒這一個賽季的好壞球爭議不斷,要不要也考慮精進一下判決輔助系統的技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