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上下班要花多少時間通勤呢?對於上班族來說,最完美的工作大概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的類型。不過礙於市中心昂貴的房租費用,讓小資族和北漂青年只好選擇在租金較便宜的城市外圍租屋,天天花至少一個小時的通勤時間到公司上班。然而,通勤時間帶來的成本,應該要由員工負擔嗎?
一天中悄悄被消失的 2 小時
一名外國網友表示,若將一天 24 小時分為三個部分,可以平均分為 8 小時睡眠時間、8 小時的工作時間,以及 8 小時的私人時間。
假設上班通勤需要半小時,回家需要半小時,那麼一天就需要花費一個小時的通勤時間。所以實際上只有 7 小時的個人時間、8 小時的睡眠時間、8 小時的工作時間和 1 小時的無薪通勤時間。
另外,公司會給「提供」一小時不給薪的午餐時間,因此工作時間不是 9 點到 5 點,而是 9 點到 6 點。也就是說,一天有不支薪的 2 小時會花在「公司」,而幾乎只剩下 6 小時的個人時間。更別說許多人一天需要花超過一小時的時間通勤,或是會在通勤期間處理信件、溝通或是上班時間未完成的工作。
那麼,通勤時間應該要算在上班時間的一部份嗎?或者企業是否應該適度補貼員工在通勤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
大多員工通勤時間也在辦公?
根據西英格蘭大學(UWE)的研究指出,通勤時間應該可以算做工時的一部分。UWE 的研究人員認為,由於智慧型手機的廣泛使用和交通工具上良好的 Wi-Fi ,員工常常利用通勤時間來處理工作電子郵件和其他任務,因此這應該算作工作。
他們調查了 5,000 名在通往倫敦的通勤路線上的鐵路乘客,並發現許多員工會在上班通勤途中處理電子郵件,在回家的路上也會持續處理在上班時間內沒有完成的工作。
通勤者表示他們會利用那個時間來處理工作問題,並認為這段時間可以做為正式開始工作前的「緩衝區」,這樣他們可以在家完全放鬆,但一到辦公室就直接進入工作狀態。
歐盟規定公司應支付員工額外通勤費用
在美國、中國和英國等國家,平均通勤時間約一個小時。然而疫情改變了辦公型態,讓遠距辦公成為了一種可能,對於通勤族來說更是大大減輕了負擔。因此當公司開始員工重回辦公室時,引起了許多員工的反彈。例如上個月蘋果員工連署寫抗議公司的政策時,最主要的訴求也是認為通勤會對他們的個人生活產生影響。
雖然公司大多不會將通勤視為工作時間,但是對於沒有固定辦公室或工作地點的員工來說,公司應該要補貼交通的費用並將交通列為工作時間。歐盟在 2016 年通過了一項法律,規定如果公司要求員工外出拜訪客戶或是出差,公司必須將員工的通勤時間列入每週限定的工作時數 48 小時內。
許多公司也發現到通勤為員工帶來的經濟損失,因此許多企業會讓員工報銷加油費、火車票和停車費等費用,或是提供其他通勤福利。
好主管秘笈來了!
9 個 how-to 和 3 個 don’t do
讓你的領導之路不再心累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Quartz at Work、personneltoday、AppleTogether、shrm,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