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元宇宙議題快速發酵,Web3 無庸置疑將會是全球未來重要趨勢。其中,加密貨幣的發展漸臻成熟,也逐漸成為各國政府重視的內容。如今,各國開始深入研究穩定幣規則,然而,穩定幣究竟是什麼?台灣需不需要發行穩定幣?穩定幣脫鉤又造成了什麼影響?
本集「全新一週」邀請加密貨幣交易所 MaiCoin 創辦人劉世偉,為大家解密穩定幣背後的核心概念以及面對加密熊市的關鍵思維。
穩定幣脫鉤導致加密幣崩盤!到底什麼是穩定幣?
五月開始,第三大美元穩定幣 UST 與美金脫鉤,直接重創幣。加密寒冬襲來,讓不少因加密貨幣致富的億萬富翁身家瞬間縮水。然而穩定幣明明也是加密幣的一種,為何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影響呢?
目前市面上的穩定幣分為幾種:USDT 等「法幣穩定幣」、錨定加密資產的「加密貨幣穩定幣」,以及「演算法穩定幣」。
劉世偉解釋道,所謂法幣穩定幣就是在銀行放多少資金就發行多少幣,可靠、穩定且具有流動性,是近乎完美的形式。相反的,Terra 則是空靠演算法所編出的幣,在這部分有點類似比特幣,但兩者還是有核心區別。因為比特幣從來沒有明定自身一顆幣的價錢,UST 卻承諾跟美元掛鉤,最終卻失敗,進而導致崩盤。
如今加密貨幣的發展十分多元,從法幣支撐、黃金支撐,到狗狗支撐的幣都能找到,不過,這些各式各樣的加密貨幣真的能拿來作為支付工具嗎?
劉世偉以法幣穩定幣 USDT 舉例,雖然很趨近理想中的使用狀態,仍尚缺政府給予的強制性。法幣最基本用途是繳稅,是每個國家和主權單位發行貨幣的支撐,目前加密貨幣雖尚未與這部分聯動,但同時也不排除加密幣與其他藝術品、跑車等資產共存。
Web 3 未來網路革命已啟動
立即報名 《TO》Web3 特展
即可領取「Web 3 核心影響力」關鍵報告
穩定幣最重要的特質是這個!看看日本怎麼管
說到法幣穩定幣,在本質上其實並未脫離央行,而綜觀各國穩定幣規定,劉世偉覺得最接近台灣的應該是日本。
現在,日本央行對於日幣支撐的穩定幣已經擬定出一些管理方式,也早在 2017 年 4 月就已經開始管理交易所並發行執照,這些規範可看出政府是認可這些內容才加以管理。雖然現在詳細內容尚未出現,但應該是會從消費者保護為出發點,去監管日本穩定幣。
劉世偉分析,由於穩定幣最基本的是「穩定性」:贖回一顆穩定幣可以拿一顆日幣回來。為了保證這樣的流動可行,應該有些可行方式,例如要求成立信託帳號且發行方不能隨便挪用、贖回時需實名制等等。
劉世偉也表示,預計今年台灣將會成立一個聯盟,聯合各大企業,發行台幣穩定幣。
穩定幣量大帶來新風險?
而隨著穩定幣用戶越來越多,是否會引發新的風險呢?
劉世偉認為,穩定幣發行應當是不會挑戰央行發行貨幣的部分。然而,如果發行量極大,那可能會逐步成為一個平行的外匯市場,進而產生自己的匯率,也可能因此出現波動的風險。
然而,即便是面對潛在的地波動風險,劉世偉也表示自己不會過於擔心,因為穩定幣相比法幣真正的發行量占比仍小,其實較無須擔心。
劉世偉表示,所有幣的發行交易行為可以用一句話總結:流動性。而穩定幣最大的優勢就是流動性非常大,雖然要支付手續費、與區塊鏈確認,但整體而言,可流動性仍然非常好。
不過,台灣若要發行台幣穩定幣,是否也會面臨法規限制?
劉世偉解釋,台灣目前與日本不同之處在於尚未有法律管轄。目前,聯盟和金管會、央行和政委都有討論,但依照現在的法規來看,應當是沒有與現行法律衝突。若台灣想在未來成為數位強國, Web3 技術更是不能錯過。
劉世偉語氣堅定地說:「Web3 不會消失,這我蠻肯定的。在我們活在地球上的未來幾十年,我可以肯定它不會消失。」他也補充,穩定幣應該能讓台灣人未來更無障礙地進入 Web3 的新世界。
加密貨幣都是泡沫?想成為數位強國必不可少!
至於最近一波加密貨幣大逃殺,劉世偉又是怎麼觀察這波熊市?
劉世偉表示,2013、2017 也曾有類似泡沫破裂的狀況。然而,這次稍微有所不同,因為和宏觀經濟同步,大家需要留意一下,而泡沫恢復可能也不會這麼快。
而側面來看,加密貨幣市場已經和全球經濟市場已逐漸同步化了,未來可確定的是它不會消失,至於多主流就取決於發展狀況和應用狀況。
劉世偉在 2014 年創立 MaiCoin,成為第一個透過新台幣代買代賣的交易所。過了十年,劉世偉認為,加密貨幣已成為年輕人出海口,隱含一些在公司工作一輩子都買不到的希望。反之,若是政府突然限制,那肯定會面臨很大的反彈,而台灣如果要成為數位強國,勢必無法脫離區塊鏈技術。
Web 3 未來網路革命已啟動
立即報名 《TO》Web3 特展
即可領取「Web 3 核心影響力」關鍵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