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鴻海於 12 日正式完成與美國電動卡車新創公司 Lordstown 的資產移轉、取得美國俄亥俄州車廠,正式登陸北美電動車生產基地。鴻海在插旗北美後,下一步會怎麼走?(責任編輯:邵元婷)
Lordstown 產線公開 從電池、焊接到組裝線都有
從當地媒體及電視台報導可以看到,Lordstown 這次公開的產線,從自動化焊接產線、電池產線到塗裝產線都有。
蕭才祐在參訪後的記者會上表示,鴻海正與一家汽車業的新客戶洽談中,但沒有提到其他相關細節。
他說:「我們不想當王,但我們是造王者(kingmaker),我們在尋找新的產品,不僅能稱霸美國,還有全世界。」
從新聞影片及媒體照片可以看到,本月在鴻海股東會通過的新任董監事中,新任獨立董事劉憶如也在這次的訪問團中。

今年 5 月 12 日鴻海與 Lordstown Motors 同步公告,雙方正式達成代工生產製造協議及合資開發協議。圖片來源:今周刊提供
Lordstown 將是鴻海首家量產的商用車代工客戶
今年 5 月 12 日鴻海與 Lordstown Motors 同步公告,雙方正式達成代工生產製造協議及合資開發協議。
鴻海將以 2.3 億美元(約 69 億元台幣)買下 Lordstown 在美國俄亥俄州的汽車工廠,將為對方生產首款商用電動皮卡(pickup,貨卡車)Eudurance,預計下半年開始出貨。
這座工廠將是鴻海第一個北美電動車製造基地,未來也將為其他代工客戶生產電動車,且該廠 400 位員工同時加入鴻海。
國內電巴今年出貨將破百輛 泰國合作案 2024 年投產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 5 月在法說會說明了各個電動車合作案的進度,其中在台灣的電動巴士今年出貨量將超過 100 輛;與泰國國營石油公司 PTT 的合資企業,在 5 月敲定廠址、2023 年底完成建廠,2024 年投產;
與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 Fisker 的代工車款,預計 2024 年生產,將是在 Lordstown Motors 俄亥俄州工廠的未來主要生產車款;與全球第四大車廠 Stellantis 合資的富智捷(MobileDrive),已於去年成立。
至於去年 10 月首次亮相,由子公司鴻華先進開發的 Model C 平價電動休旅車, 2023 年出貨目標是 5000~1 萬輛,且其他客戶也在洽談中。
鴻海攻 EV 優先順序:整車組裝 → 模組 → 關鍵零組件
對於法人詢問鴻海發展電動車策略的優先順序,劉揚偉說明,最優先是發展整車組裝(包括軟體及 EEA(電子電氣架構))、其次是模組,再來是關鍵零組件(包括馬達、EEA 控制、半導體)等三大塊。
至於這三大塊的獲利空間不一,特別是組裝的獲利空間最低,他表示電動車這點跟手機一樣,最賺錢的在於關鍵零組件,其次是模組。
「為什麼我們要去做平台(MIH),就是希望(客戶)要做整車,就用我們的平台及零組件,包括軟體,才能達到(公司 2025 年)兩位數毛利率的目標,所以我們非常積極布局關鍵零組件,包括半導體、SiC(碳化矽)、MCU(微處理器)及電池。」
延伸閱讀
19年前她去亞馬遜面試 貝佐斯拋出這問題令人瞬間嚇傻 想進好公司?你得有本事答出來
他移居台灣近10年 演出《華燈初上》、當創作歌手、愛吃臭豆腐 日本前外交官:這緣分是命中注定
疫情衝擊自家生意,他卻化身「蜘蛛人」 送出5千個便當給醫院和弱勢家庭:醫護在救人,為何把他們當病毒?
(本文經合作夥伴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鴻海第一座北美電動車產線亮相! 首批「鴻海血統」產品可望 Q3 出廠 且還有新客戶在洽談 〉。 圖片來源:今周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