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身為供應鏈關鍵一環卻面臨產能大幅萎縮的考驗!
如何善用 AI 技術強化營運效率、抵抗供應鏈風險?>>>參加 2023 AIoT 智慧製造生態系論壇<<<
10/5 (三) 找出製造業的關鍵生存指引!
智慧製造時代來臨,透過 AI、自動化技術與數據管理思維打造智慧工廠,已是全球趨勢。同時,為了解決全球缺工的問題,許多工廠也開始導入智慧製造產線方案,包括自主移動機器人(AMR)、智慧遠端控制系統等,但要做到完全的「人機共存」仍是一大挑戰。而跨國電商 Amazon 近期宣布,已經創建了第一個可以做到「完全自主」的倉庫機器人,名為 Proteus。
Amazon 推出人機共存的搬運機器人
Proteus 和 Amazon 目前的倉庫機器人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一般的機器人必須在限定的區域內進行操作,無法與工人並存於同樣的工作環境;而 Proteus 將能夠在倉庫中自由移動,同時避開人類員工。
Amazon 也表示,Proteus 將首先在履行中心和分類中心後的處理區域 GoCart 使用。公司希望能在整個網路中實現 GoCart 處理的自動化,也能減少人力移動重物的情況,而是讓員工更專注於其它有價值的工作上。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Proteus 外型酷似掃地機器人,上方的可以將鐵籠中裝載的大量貨物搬運到指定的地點,並且可以偵測到人類的移動而暫停動作,避免誤傷人員。
貨櫃存儲系統讓員工更輕鬆
貨櫃裝箱系統是 Amazon 提高工作場所安全性的另一項創新。
在許多 Amazon 履行中心,員工在產品通過履行客戶訂單的過程中,挑選或放置物品到移動貨架上。為了減少員工在取回物品時伸手、彎腰或爬梯子的情況,Amazon 一直在開發一種機器人系統,以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方式為員工提供支援。
Amazon 表示,貨櫃存儲系統讓員工處於更安全、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工作環境。這套系統能幫助員工確定所需的產品在哪個貨櫃之中,並直接將貨櫃拉出來給員工,讓員工可以直接取出產品。
倉庫機器人對員工造成更大的威脅?
去年 Amazon 也推出了一套機器人,並稱這些機器人可以降低倉庫內的受傷率。儘管如此,但根據 Reveal 在 2020 年公佈內部洩漏的數據顯示,其實使用機器人倉庫的受傷率高於一般沒有使用機器人的倉庫。而且 Reveal 的調查指出,由於機器人倉庫的生產配額高於一般倉庫,因此員工在工作時需要面臨的身心靈壓力也可能更大。
據外媒報導指出,Amazon 認為,到 2024 年可能在美國就會招不到員工。 因此公司對機器人發展的高度關注,也可能是為了減少倉庫對人力依賴的一種方式。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about amazon、businessinsider(1)、businessinsider(2),首圖來源:Amazon
邀請您與我們一同見證企業 AI 轉型進行式!
>> 立刻參加 2023 AIoT 智慧製造生態系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