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電背後究竟隱藏多少碳足跡、臺灣綠電真如報導所言價格飛天、碳稅議題企業又該如何面對?面對這些專業又艱澀的提問,這位長髮飄逸的女性卻能有條不紊的一一解答,她是日益能源科技執行長畢婉蘋,也是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第十屆女性創業菁英獎卓越菁英組優勝得主。
畢婉蘋表示,其實自己在創業之前是位職能治療師。對大多數人而言,職能治療師與再生能源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但在她眼裡其實做的都是一樣的事情:為下一代留著美好的地球跟生態環境。
畢婉蘋表示,過去她一直都相當關注臺灣民眾的健康議題,發現臺灣肺腺癌比例相當高。在拆解國內的能源結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臺灣有高達 8 成的電力來自火力發電,是嚴重的空汙造成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受到疾病威脅。這讓畢婉蘋不得不重新思考該如何做才能更全面的達到她對於自我的期許,也才開啟了投入綠色能源創業的開端。
從建置太陽能到購買綠電,助力臺灣企業
2023 年歐盟即將啟動碳邊境稅,而行政院也預計 2024 年開徵碳費。課徵碳稅對於出口導向的臺灣來說,將會是一大挑戰。企業營運以及生產產品所使用的能源,將和碳足跡與碳稅息息相關 。若臺灣仍以現行的發電方式來生產產品,不僅生產的成本會提高,也對企業競爭力有直接影響。
畢婉蘋表示,在社會和客戶的要求與期待之下,這場零碳關鍵戰役已經不只是責任與挑戰,而是攸關臺灣產業存亡的關鍵。七年前,畢婉蘋毅然決然的創業,日益能源從代理全球領導品牌開始,為客戶提供太陽能案場設計規劃、施工建置到電廠管理維運的服務,同時提供高效能太陽能發電系統。這些年來,日益能源也已協助了數家臺灣企業海外廠使用 100% 再生能源。
在代理的這些年中,日益能源學習歐美日等國的經驗,並觀察到國內市場上的不足,於是更跨足到全方位的能源轉型顧問、綠電售電商,以及再生能源交易平臺的營運,希望能以全方位的服務協助中小型企業在這一波淨零碳排的浪潮下不被供應鏈與市場淘汰。
不僅如此,畢婉蘋也積極發揮太陽光電開發、建置的能力,成功帶領公司與臻愛花園飯店共同打造全臺最大的綠色婚宴會館,在屋頂處建置太陽能光電電站,預估 20 年可達到 2,067 萬度發電量,約可供應 5,686 戶家庭一年電力使用。另外,日益能源也攜手康舒科技共同打造全臺最大滯洪池太陽能電,將能提供每年 8300 萬度綠電、減碳量高達 43000 噸,對於紓解目前臺灣電力供應的困境帶來不小助益。
對畢婉蘋而言,這座太陽能電廠除了是工程上的里程碑,更代表了政府與企業的攜手投入,是個與生態共存共榮的新型態電廠。
女性創業不容易,工作與生活平衡如何拿捏?
而回首創業這些年,這一路走來,對畢婉蘋來說也是跌跌撞撞。
「曾有客戶因為我的女性身份而不願意信任我,」對女性的刻板印象讓畢婉蘋創業的第一步走的並不順利,但這並沒有打倒她,反倒讓她更堅定自己的目標。她學配電、學接線,也挽起袖子到工地跟著工班揮汗學習。那些過去看來相當陌生的專業領域,她一步一步的拾起這些技能,用專業領導團隊、更用專業獲得客戶對她的信任,「女性創業家一定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她說。
女性進入職場後,一開始可能會遇上工作與家庭找不到平衡的問題。對於這件事,畢婉蘋很早就做好了心態上的轉換,「我沒有辦法給孩子很多的時間,但我能給予他們有質量的陪伴,」不同於其他媽媽能接送上下學,她盡可能安排週末的家庭日陪伴孩子。她堅信不管是男性或女性創業家,都必須要在眾多事情面前有所取捨,並從中找到最佳的解方。
同時,畢婉蘋也會跟孩子分享她的事業。從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與孩子討論能如何幫助地球,以及自己在做的事情如何影響這個世界。而這些對話也潛移默化了孩子的認知,甚至去學校與同儕間分享節能減碳的觀念,是讓畢婉蘋感到最意外也最正向循環的收穫。
對於想創業的女性,畢婉蘋建議不只是心理素質要更強大,更要用智慧處理問題。唯有智慧才能突破困境、點亮前方未知的道路。而對正在思考擁抱淨零碳排的中小型企業,她則建議應該要把握這次的機會從轉型中找出差異化跟競爭力,特別是當全球都面臨到碳稅議題的此時,將自家產品找出優勢、做到「最綠」的供應者,就能開闢一條不同的路徑。
「我希望在電力自由化的今日能讓所有人自由選擇想要的能源。」為這個地球留下美好的而不是污染,對畢婉蘋來說淨零碳排不是口號,是一個正在實踐的願景,也更希望世界產業供應鏈一環的臺灣,可以在大家的努力下被世界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