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ck exchange graph

軟銀帝國掌舵者孫正義再次創下紀錄──可惜這回是負面──截至今年三月底的財年報告中,顯示軟銀整體虧損來到令人咋舌的 130.2 億美元(約 3800 億新台幣),甚至超越兩年前與 WeWork 的分手大戰,以及 Uber 投資減值導致的損失,創下軟銀集團史上最巨額的虧損紀錄,其中又以願景基金受挫幅度為最。

孫正義神話光環不在,投資市場也開始質疑,以打造科技生態系為目標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究竟還能撐多久?

♦ TO 延伸閱讀:WeWork 估值慘跌 84%!軟銀計畫再投資 50 億美元,取得 WeWork 80% 股權

國際市場兩大壓力,願景基金幾乎蒸發殆盡

「世局混亂之際,軟銀應該轉而採取的策略是防禦。」畫面背景呈現著一片硝煙瀰漫,軟銀執行長孫正義在對投資人的簡報中,點名了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為鉅額赤字的主要脈絡中國監管壓力與利率上升,以及利率調整引起的美股拋售潮,更是導致軟銀光在今年第一季,就損失 262 億美元的直接原因。

今年一季度,軟銀重金佈局的多家企業出現了大幅度股價下跌,其中不少軟銀曾經看好、成長飛速的年輕潛力股,最終卻未創造盈收,像是韓國電商 Coupang 股價較其上市價格跌幅超 70%,東南亞出行巨頭 Grab、美國食品配送公司 DoorDash 和印度支付集團 Paytm,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同樣不如預期,也因此嚴重拖累了軟銀旗下 2 檔願景基金。

♦ TO 延伸閱讀:Coupang 現身中山區!會是 UberEats、PChome 對手嗎?一文看懂對台灣市場衝擊

重大打擊也來自中國。軟銀持有滴滴出行、阿里巴巴為數不少的股份,然而由於北京近期大力整頓民間企業,導致滴滴出行股價則在過去半年跌幅超 80%,阿里巴巴過去一年股價也下跌 50% 以上,進一步加深軟銀此次公布的虧損幅度。

♦ TO 延伸閱讀:中國要求滴滴從紐約下市!民主限制了我對中國監管手段的想像

2021 財年巨虧,重大挑戰當前

軟銀持有大量全球科技業巨擘及表現尚不穩定的新創企業股份,因此獲利一向難以預測。5 月 12 號財報公布之前,軟銀於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股價就已經跌落 8%,當天終盤收在 4,491 日圓,這數值甚至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

除了「因投資組合中大多數上市企業股價下跌」,導致 2 檔基金獲利萎縮──比如兩大主要投資標的 DoorDash Inc. 與 Coupang Inc. 在過去六週以內,股價雙雙下跌 40%──孫正義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看來煩惱還會更多。

像是集團旗下從事科技股交易的基金管理單位「SB Northstar」,自 2020 年啟用以來,總計已虧損將近 60 億美元;孫正義對外聲稱,此單位幾乎已經停止運作。軟銀發言人則表示,執行長本身也有向 Northstar 投注資金,個人將承擔 20 億美元以上的損失

♦ TO 延伸閱讀:外送平台 DoorDash 要求全體員工都要跑外送!連工程師、CEO 都逃不過

孫正義如何應對市場與投資人焦慮?

為了挽回投資人信心,孫正義特別召開一場視訊會議,向眾人重申集團虧損程度仍在掌控之中,透過借貸與售出部分股份,公司現金持有量足夠負擔即將到期的債券,並且也確實從龐大的科技資金中獲利

而關於集團接下來的經營藍圖,孫正義表示會專注發展旗下的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由於晶片產業需求持續看漲,安謀很可能成為軟銀無須額外投資就能營利的管道。

♦ TO 延伸閱讀:晶片荒的最新問題:生產晶片的機台,也沒有晶片可以用了

今年 2 月軟銀在以 400 億美元將安謀出售給輝達(Nvidia)的交易,因面臨競爭疑慮相關「重大監管挑戰」而破局後,曾經宣布計劃讓安謀單獨上市。如今軟銀收斂起激進作風,表示若市場條件持續惡化,上市時機點可能將推延 3~6 個月。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資料參考:WSJ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