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慧零售入題,臺北大學與宏匯集團的產學合作,會迸出什麼創新火花?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新聞稿】要推動產業進步與創新,產學合作是重要的環節之一,連結了學術與商業未來發展。臺北大學與宏匯集團聯手打造都會型學園,想要達成什麼樣的創新願景呢?(責任編輯:莊彙翌)

國立臺北大學為充分活化臺北校區資產,積極運用民生校區良好區位優勢建設成為都會型學園,以全面達成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目標,在教育部、財政部的支持與指導協助下,依據促參法暨相關法令規定採 BOT 方式,公告徵求民間機構投資新建並為營運。

全案歷經 5 年多時間凝聚共識、規劃推動,經甄審委員會評選由宏匯股份有限公司所籌組的「宏匯民生合作聯盟」獲得最優申請人資格,於今日(13 日)舉行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由臺北大學李承嘉校長及宏匯集團許崑泰董事長代表雙方共同簽署開發經營契約,並邀請財政部蘇建榮部長、臺北大學校友總會林錫埼理事長等貴賓蒞臨見證。

產學合作打造都會型學園,引領全新願景

臺北大學民生校區向來以提供進修推廣、商務人士在職進修為主,因與產業界交流頻繁,進而發展出產學合作及其衍生之住宿、國際會議及運動休閒等空間需求。

民生校區位處臺北市敦北民生核心區位,商業人文薈萃,各界期待透過民生校區的開發,充分結合學校豐沛的學術資源與研究能量,促成未來進駐產學合作中心的各大企業與臺北大學各學院、系所、研究中心密切合作跨域交流,打造都會型學園。

臺北大學李承嘉校長指出,促進資產活化為校務與學術注入能量是臺北大學積極推動校區 BOT 開發的緣由。展望未來,希望能在綠色、友善、人文、科技的校園環境中,實踐跨領域的整合,培育新世代的產業人才,打造永續的大學。

宏匯集團許崑泰董事長表示,從過去的校史沿革中看到育才無數的臺北大學,不僅是推動臺灣產業交流的先行者,更是對臺灣社會發展最有貢獻的大學之一。宏匯集團很榮幸能獲選參與本案,與臺北大學攜手實踐連結社會、連結校友,引領創新的發展願景。

智慧零售、永續環境入題,商業創新成發展重點

本案將新建 3 棟建築物,分別為校友會館(地上 9 層、地下 1 層)、多功能運動場館(地上 2 層)及產學合作中心(地上 17 層、地下 3 層),總興建樓地板面積 50,685 m2,投資總額 30.72 億元,預計 2026 年完工啟用。

屆時將有嶄新規劃興建之多功能運動場館交由臺北大學使用,校友會館亦將保留一定比例之空間接待訪問學者及國際會議外賓。

依據雙方簽署之開發經營契約,臺北大學將獲得 2 億元的開發權利金,及營運期間預估每年至少 2,897 萬元的土地租金及營運權利金收入。此外,宏匯民生聯盟還將提供 800 萬元支應學校購置多功能運動場館設施設備,並每年捐助至少 200 萬元支持學校進行產學合作專題。

此外,雙方將共同推動以「商業創新」為主之產學合作,初步以「智慧零售創新應用」、「永續環境與智慧建築」、「運動科技與健康監測」及「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為發展方向。

曾吸引 136 家新創,盼延續 t. Hub 成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