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產業升級!從資料中心到雲端遊戲,NVIDIA 如何發揮實力讓 AI 應用無所不入?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新聞稿】人工智慧的應用在未來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要。NVIDIA 在今年的 COMPUTEX 的主題演講中,將分享哪些新技術? (責任編輯:邵元婷)

根據 IDC 的《全球人工智慧支出指南》報告中顯示,人工智慧(AI)產業在未來的應用不只將持續擴散,2023 年的市場規模更有望一舉站上 5,000 億美元大關,相當驚人。而 AI 背後凸顯出的不只是加速各種應用場域的智慧與數位化,更是其所產生出的大量數據、資料及圖像,這都意味著需要仰賴更高速的運算力才能順利執行。

作為全球繪圖晶片大廠的 NVIDIA,始終在運算能力上持續精進、提供業界所需的技術支援,當 AI 成為市場上擁戴的趨勢時,NVIDIA 究竟還能有哪些新的突破來滿足市場的期待,甚至是如何打造更有利的平台架構、協助產業用最快的速度加速推進 AI 的發展。

或許能從今年 NVIDIA 在 COMPUTEX 的主題演講上,一窺 NVIDIA 如何以更強大的產品與技術,瞄準資料中心、邊緣運算及遊戲,以不同技術成為產業背後重要的推手。

NVIDIA AI 晶片影響力超群,AI 技術又將如何扭轉世界?

【NVIDIA GTC 2022 大會】9/19-9/22 重磅登場

立即報名即可抽 GeForce RTX 3080 Ti 顯卡、機械式鍵盤等獨家好禮
>>活動辦法看這裡<<

不只有硬體,建構平台解決方案加速產業擁抱 AI

「如今,資料中心正在轉型成為一個人工智慧工廠。」NVIDIA 加速運算部門副總裁 Ian Buck 如此詮釋。因此,NVIDIA 不只在 GPU 上持續耕耘,加速導入台積電 4 奈米先進製程打造 H100 GPU,較前一代 A100 效能大幅提升外,也在去年首度端出以 Arm 架構為基礎的 Grace CPU,目標正是為了支援 AI 而生。

至於 DPU,更是 NVIDI A為了以數據為中心而推出的加速運算模型的第三個運算單元,也將會是未來運算的三大支柱之一。

但不只是硬體,NVIDIA 了解產業在推動各種應用時會有軟體模型開發的需求,因此一併打造相關解決方案,就是希望能加速產業擁抱 AI 的腳步,同時讓專業得以分工。

如近期的 Omniverse 平台,正是協助 3D 設計師、開發人員能以更快速、輕鬆的方式在任何地方進行創作與真實模擬,賦能組織中每個人跟專案帶來的創意可能性與效率。同時,也能在 Omniverse 中建立數位孿生 (Digital Twins),讓企業能在數位環境中先打造符合真實的模擬場景,加速想像中的應用於真實場景中被實踐,同時以大量的運算力減少許多可能出錯的機會。

透過這一系列平台的打造,NVIDIA 所提供的硬體技術也才能讓企業加速對應用場景創意的實現,而邁向 AI 的這條路也將更加順利。

從運算的三大支柱,完美打造資料中心

因此,回到正在轉型中的資料中心,Ian Buck 指出,NVIDIA 將以管理整體系統的 CPU、負責運算主理的 GPU,搭配安全處理網路流量並同時執行網路內運算最佳化表現的 DPU 等黃金三角,作為資料中心的運算技術戰略。

加速運算部門產品管理總監 Ying Yin Shih 近一步指出:「NVIDIA 看準市場在不同架構各有擁護者,預計將以相隔一年的方式迭代更新,分別推出以 Arm 架構或 x86 架構為主的伺服器,讓合作夥伴能有不同選擇以滿足市場需求。如今包括華碩、富士康工業互連網、技嘉科技、雲達科技、緯穎科技及美超微等,都準備在 2023 年上半年推出數十款伺服器」。Ian Buck 透露,這將能創造 1,500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此外,為展現出對環境永續的實踐,NVIDIA 也發表了液體冷卻 (液冷) 的 NVIDIA A100 PCIe GPU,是主流 GPU 中首款液冷產品,能滿足應用場景對於兼具高效能與碳中和的資料中心需求。

而 NVIDIA 也表示,液冷將會是 GPU 加速運算發展的下一步,其 AI 推論和高效能運算效能較 CPU 提升 20 倍,目前包括華碩、永擎電子、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技嘉科技、英業達、雲達科技、美超微等業者都將計畫推出 NVIDIA 液冷式 GPU,預計今年夏天問市。

強化邊緣運算,加速機器人在場域實踐的腳步

有了資料中心的基礎後,各種應運而生的應用場景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NVIDIA 於今年三月 GTC 大會上宣布推出瞄準邊緣運算的 Jetson AGX Orin 開發者套件,而在 COMPUTEX 的主題演講中,嵌入式與邊緣運算部門副總裁 Deepu Talla 興奮地表示:「它能支援發展新一代機器人和邊緣 AI 應用。」同時為滿足生態系合作夥伴,Jetson AGX Orin 也能針對特定產業和使用場景進行量身打造。

基於 Jetson AGX Orin 開發者套件所衍伸的產品包括伺服器、邊緣設備、工業電腦與 AI 軟體等,將採用風扇及無風扇配置、具多種連接和介面選項,其中包括用於機器人、製造業、零售業、運輸業、智慧城市、醫療業和其他重要的經濟商業或加固型應用的規格。目前台灣地區的合作夥伴包括研揚科技、凌華科技、研華、安提國際及圓剛科技等多達 12 家業者。

而 Deepu Talla 也特別分享了機器人的發展與產業應用現況。Deepu Talla 表示:「目前機器人正成為 AI 的主要應用方式,包含在製造、零售甚至是農業與物流倉儲等產業中發揮效益。」

NVIDIA 也同步提供了 Isaac 平台滿足企業開發機器人,Deepu Talla 以四大支柱來分析拆解。

第一,建立 AI,這是相當耗時且兼具的過程,而 NVIDIA 透過預先訓練的模型大幅縮短建立模型時間;第二,在實際應用之前先在虛擬世界中模擬機器人的運作,即所謂的數位孿生;第三,打造實體機器人,由於 NVIDIA 資料中心平台與業界共用相同的架構,因此在實體機器人的執行上能搭載最新的雲端原生軟體;第四,在生命週期裡管理大批部署機器人。

有了這四大支柱,便能讓產業在時間、金錢及人力成本上取得最佳化並加速機器人的導入。

擴大遊戲平台,攜手台廠打造 PC 生態系

「而最終我們仍是要回到屬於 NVIDIA 的起點:遊戲」,GeForce 部門資深副總裁 Jeff Fisher 這麼描述。他進一步表示,COMPUTEX 是個起點、而台灣也是電腦產業價值鏈的所在地。這逼近 5,000 億美元市場規模的應用,NVIDIA 從這邊開始向全世界玩家提供優異的技術,滿足超過一億名玩家和創作者在遊戲中獲得的體驗及支援。

如今,NVIDIA RTX 依舊藉由光線追蹤及 AI 技術,持續強化玩家的遊戲體驗,目前已有超過 250 款支援 RTX 的遊戲和應用程式。而 NVIDIA DLSS 也能在兼顧影像品質的情況下加速效能,為 GeForce 玩家帶來極致的遊戲體驗,除了目前的 180 款遊戲和應用程式支援 DLSS 外,NVIDIA 也宣布更多遊戲升級。

此外,NVIDIA 亦持續擴大 NVIDIA Reflex 的商業生態系,攜手華碩推出全球首款 500Hz G-SYNC 顯示器,即 ASUS ROG Swift 500Hz 遊戲顯示器,採用友達專為電競應用開發的 E-TN (Esports TN) 技術,搭配 NVIDIA Reflex 技術,為遊戲玩家帶來有史以來最低延遲、最高畫面更新率的 G-SYNC 電競顯示器。

NVIDIA Studio 也將持續擴大平台規模,不只加入了新款 Studio 筆記型電腦、搭載 RTX 技術的 AI 應用程式及 Omniverse 的更新項目等,透過 GeForce RTX 3080 TiNVIDIA RTX A5500 GPU 等硬體,有效發揮強大的 3D 渲染運算力並有效執行 AI 應用程式。

同時,NVIDIA 也宣布包括華碩、聯想、宏碁與惠普旗下的創作者筆記型電腦,都將加入 NVIDIA Studio 筆電的陣容,讓專業的創作者們可以有更多選擇,同時也加速內容創作者生態系的發展。

Jeff Fisher 感性的表示:「我想感謝我們的合作夥伴如此努力與我們攜手合作將新的創新技術推向市場。」面對 AI 的應用面向如此多元,不同領域的專業度也各有不同,NVIDIA 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術、減輕合作夥伴們對於運算上的使用與門檻,同時積極與全球頂尖的業者合作,努力打造令人驚豔的 PC 生態系,讓 NVIDIA 成為驅動 AI 背後的引擎。

歡迎觀看NVIDIA COMPUTEX 2022 主題演講重播,進一步了解更多資訊。

參考資料:IDC 預測亞太區 2025 年人工智慧支出將達到 320 億美元,台灣市場持續成長

(本文訊息由 NVIDIA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 [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圖片來源:NVI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