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前研發處長、台大等校兼職教授楊光磊上周在清大半導體學院專題演講中指出,台灣半導體業的人才是世界第一,尤其是「半導體製造」人才,是全球首屈一指,美國、中國相對「非常弱」,這番話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前指出,美國增加國內晶片產量是昂貴、浪費且徒勞的,觀點似乎如出一轍。
楊光磊指出,台灣半導體業製造人才是世界第一,其次則是南韓,他肯定台積電選擇「晶圓代工」這條全球沒公司切入的行業造就了今天的成功,並且歸功 2 大因素,首先,是台灣半導體業的薪水比其他行業高,相比其他國家,產業能吸引到最好的人才;再來,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完整,也是全球特殊之處。
楊光磊:英特爾若要發展代工,應學會用台灣人才
楊光磊分析,像是美國與中國,半導體產業因為是夕陽產業,因此不能像台灣一樣吸引到好的人才,他舉出在 1980 年代他於柏克萊求學時,有約一半的電機系畢業生會從事半導體產業,但放到現在,「連 5% 都很難。」而在中國,一流學校的大學生也很少進入半導體產業,寧願進入阿里巴巴、百度等企業,因為薪水更高。
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上(4)月曾發表談話,闡述對美國本土生產晶片看法,直言美國國內缺乏晶片製造人才,本土增產只會「又貴、又浪費」白忙一場,甚至以台積電在奧勒岡州的工廠 25 年製造經驗為例指出,雖然該廠可以獲利,卻幾乎放棄擴建計畫,「當時我們非常天真。在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比台灣高出 50%。」也因此,該廠雖可獲利,卻幾乎放棄了擴建計畫。
楊光磊指出,台灣擁有全球首屈一指半導體製造人才,再來才是南韓,中、美在這塊相對非常弱,因此他認為,英特爾若要發展代工,應該學會用台灣人才。
♦ TO 延伸閱讀:【你不知道的台積電故事】回任改造台積電六百天 ,張忠謀三大策略「讓大象繼續跳舞」
楊光磊過去曾在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執行董事,然而去(2021)年 11 月中芯國際宣布高層人事重大調整,逼退包括楊在內的台積老將。離開中芯國際沒多久後,楊光磊即開始擔任英特爾的技術顧問。
台灣人才要高薪,真的只有護國神山一條路?
我們如何把握新興未來產業機會,為自己的職涯,創造不同可能性?
>>> 填寫資料,立即下載《2022 高薪職涯攻略》<<<
參考資料:自由時報、The Register(1)、The Refgister(2)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