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走就走、要求更多彈性!工作者「叛逆潮」震驚全球企業,如何將自己打造成炙手可熱高薪人才?

高薪,人才

COVID-19 疫情帶給全球來史無前例的大缺工與大搶才時代。歷經疫情的襲擊以及 WFH 的全新體驗,全球工作者開始重新思考工作/生活的可能樣貌。從歐美開始的「大辭職潮」(Great Resignation)也吹向亞洲,就連在亞洲職場文化中算是相對保守的日本,都蔓延著這樣的風氣。

台灣人才正經歷「結構性改變」!工作者積極發展跨領域技能,加值自身價值

在台灣,以半導體業缺工 3.4 萬人為首,企業開始搶人大戰,甚至有媒體下標「會呼吸的全要了」,各產業皆面臨找不到人的缺工海嘯,哀號遍野。這彰顯出台灣缺工情形嚴峻,搶人大戰已打到血流成河。

《TechOrange科技報橘》「2022 產業科技趨勢大調查 」結果顯示,有近半企業受訪者認為其所屬產業面臨到最大的長期經營風險是「人才品質不足」以及「人口老化/少子化」,也就是在所有經營風險中,人才問題位居第一。

對於缺工企業來說這無疑是個嚴峻問題:人才都去哪兒了?《TechOrange 科技報橘》觀察,專業工作者正加速往軟體、數位經濟產業流動,並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積極拓展自身可能性,透過各類線上學習平台,專業人才正以重新學習(relearning)、技能再造(reskilling)加值自身價值。

同時,因應企業數位轉型需求孔急,資安、ESG、數據分析人才需求應運而生,本(4)月初,台灣碳淨零學院成立,預計 8 年內要培育 2000 名 ESG 人才。觀察就業市場,有證照的 「永續管理師」入行起薪至少 5 萬起跳,而國外 ESG 相關職位月薪甚至可達新台幣 15 萬元。另外,由 Meta 帶起的「元宇宙」(metaverse)風潮也讓 AR/VR 工程師身價水漲船高,年薪上看 120 萬元新台幣。

種種新興職業正在爆炸性成長,而在這樣的大搶才時代,象徵著人才的價值與薪資變高了,專業人才不但能擁有更高水準的薪資,更能夠比以往更自由、不限既有領域限制地探索新的專業發展可能,更重要的——選擇自身想要的工作/生活樣貌。

企業不得不調整留才政策!優秀人才說走就走,連蘋果都頭痛

在台灣的企業——包含外商與本土公司都開始逐步調整徵才、留才政策。除了調高薪資與福利,更以朝向「以人為核心」的方向制定員工福利與企業長期願景,不僅包含更貼心的育兒福利、彈性工時選項,甚至更加注重在員工的長期發展,以及制定公司核心文化,讓每一位員工可以不只是替公司賺錢,而是整個團隊共同為了一個價值而打拼。

最近受到矚目的矽谷消息,是蘋果(Apple)正面臨員工的群起反抗。基層的零售店員工組成工會,要求更好的薪資與福利;就連總部的核心團隊,工程師也正抗議蘋果不夠彈性、不夠人性的混合上班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這群工作者不只是嘴上抱怨而已,而是直接遞出辭呈,以表達不滿,讓庫克(Tim Cook)一個頭兩個大。

這顯示出,對求職者而言,現在已不是過去只能單方面被企業選擇,而是進入了「員工選擇企業」的新時代,蘋果的工程師紛紛投遞履歷後去了哪?當然是加緊腳步選擇那些更加彈性的企業,以免屆時這些工作機會都已被其他人才搶走,就連 Meta 的混合工作政策都比蘋果更加「為員工著想」。

台灣人才線上出走中、Web 3.0 搶人連科技巨頭也害怕

同時,疫情帶給工作者們從「常軌」中跳躍出來的勇氣。不論是從正職員工變成專業自由工作者,或是從既有專業領域大膽跨界的比例都大幅增加。最洶湧的人才流動潮,則是發生在 Web 3.0 與元宇宙帶動的數位經濟產業中。這道襲捲了整個國際世界的大浪,同樣拍上了台灣的網路之岸。在台灣最頂尖的區塊鏈公司甚至已開出無管理責任、年薪 300 萬元的薪資價碼,為的就是尋求超稀缺的區塊鏈產業人才。

本土企業或許還沒有注意到,被東南亞數位經濟獨角獸包圍的台灣,本土人才的出海潮正在「線上」默默發生,這些新興職位更具備了彈性、未來性與可能性,更重要的是:Web3.0 新創開出的薪資已達到連矽谷企業都忌憚的程度;而在台灣部分人眼中「高薪產業」的代表,似乎仍只有護國神山這個單一選項,形成強烈對比。

如何抓住疫情帶來的嶄新機會、找對具有潛力的未來產業,讓自己成為勞動市場中最稀缺、最有價值、具有高度不可替代性的 MVP 專業工作者?《TechOrange 科技報橘》將透過「2022 高薪職涯攻略特展」帶你一一獲得解答。

>>> 填寫資料,立即下載《2022 高薪職涯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