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最大的 project 可能是還房貸,這是需要十幾二十幾年的時間,而對於企業來說, ESG 就是企業的房貸。」Google Cloud 台灣總經理謝良承表示,經歷企業的一代二代三代,落實 ESG 絕對是長期抗戰。
Google 今(20 日)舉辦「Google Cloud 永續發展」記者會,針對近 1500 位高階主管的「Google Cloud 永續調查報告」指出,人才與 ESG 的關鍵議題早就被視爲組織的優先任務。
企業營運要長存, ESG 為關鍵
早在 1990 年代,資訊業的需求造就出資訊長的職位,而今日 ESG 的趨勢也讓永續長一職崛起,其重要性、工作內容以及必備特質與技能都刷新了許多過去的刻板印象,因為企業已意識到若今日不談永續,那麼明日營運的長存也將是紙上談兵。
謝良承還在記者會上提到,以 Google 而言,除了已達成採用 100% 再生能源與零碳能源目標,更透過提供最乾淨的雲端作業環境、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與多樣零碳解決方案,來協助企業節能減碳,達成永續、淨零轉型目標。
而因綠能供電不穩定的過程,讓不同產業別無法將綠能極大化,這正是 Google 持續在解決及優化的問題。
Google 把綠電做供給調配,將綠能極大化
Google 技術副總經理林書平在記者會上說到,「即使購買綠電是最快的方式,但是因應各國政府法規限制,又加上鋪設電網問題, Google 就在想該如何在既有的資源下提升,因此推出了碳智慧平台。」
透過碳智慧運算平台工具, Google 資料中心可以彈性轉移運作負載,讓較多的運算工作使用再生能源,舉例來說太陽能在中午是發電量的尖峰時段、風力則是在早上清晨,而 Google 就將綠電做供給調配,將綠電的運算需求作調整。
不僅如此,碳智慧運算平台還能執行跨區域、跨時段的運算轉換,也就是說當 A 地再生能源供電不足,但仍有工作需要執行時,可以移轉到再生能源供電充沛的 B 地資料中心運算,更進一步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效率,也就是跨資料中心運算轉換的建置。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通通加入零碳解決方案
接著,Google Cloud 再利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技術以及零碳解決方案來幫助企業節能減碳,包括,運用 DeepMind 系統讓 Google 持續購買綠電,持續透過機器學習優化再生能源發電預測結果,讓 DeepMind 系統採用了受過天氣預報訓練的神經網路,提前 36 小時預測風力電量,將風力發電效率提高 20%。
而 Google Cloud 完整的數據平台解決方案,也是許多企業非常重要的戰略夥伴,結合地理空間分析技術,再藉由智慧型位置相關功能來強化分析工作流程的 BigQuery 讓用戶能在不同雲端環境中進行分析作業、提高工作效率。
台灣企業的 ESG 思維已高於全球平均
許多企業身在科技大國的台灣,紛紛期盼科技在永續發展上所帶來的助益,「Google Cloud 永續調查報告」中有高達 96% 的企業認為科技是幫助組織提高永續發展的推手,69% 預計投資更多預算在 IT / 科技上,台灣企業注入 ESG 的全新思維,早已高於全球平均。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圖片來源: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