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退貨讓 Amazon 超級頭痛!燒掉、重新賣、放棄貨品,你猜電商巨頭怎麼處理?

台灣網購市場特有的 7 天鑑賞期無條件退貨服務,對消費者來說,是一項非常方便的服務,但網購訂貨不取及退貨一直都是電商賣家的心頭之痛,這種「逆物流」,成為許多跨境電商無法解決的痛點,無論是在成本還是貨物後續處理都成為電商棘手解決的問題。

消費者大量退貨也帶給地球污染更大的負擔,而身為電商龍頭的亞馬遜該如何處理這看似毫無盡頭的退貨浪潮呢?它給出的答案是,燒掉。

面對國際市場快速發展的各項技術趨勢,台灣企業應當採取什麼策略?

→ 立即下載《TechOrange 2023 趨勢觀察報告》

燒掉退貨商品只是逼不得已的選項

亞馬遜指出,不會將任何商品送往垃圾掩埋場,因此最後的選擇就是以「能源回收」的方式燒掉。不過再將商品燒掉之前,公司會先讓所有退回的商品都賦予重生的機會,也因絕大多數被退回的產品都是原包裝,所以再銷售其實不困難,甚至可以退回給賣家或者捐出去。

要走到將商品燒掉僅適用於法律、衛生原因,又或者是商品受損嚴重而導致無法回收、不可回收。

退回的商品通通送給慈善機構

2021 年,亞馬遜在物流上的支出將近 1520 億美元,退貨甚至佔了大多成本。

因此為了降低成本,亞馬遜在 2019 年啟動了一項捐贈計劃,讓美國賣家通過非營利組織 Good360,自動將多餘和退回的商品全都捐贈給 100,000 個當地慈善機構

根據 CNBC 報導指出,全國零售聯合會的一項調查發現,2021 年向零售商退貨的商品總額達 7610 億美元。這創下紀錄的數字甚至超過了美國 2021 年用於國防支出的 7410 億美元。

各國消費者都一樣,他們想要有輕鬆的購物體驗,退貨亦是。2018 年對 1,300名網購者的調查發現,如果退貨流程容易的話,有 96% 的人會因此增加回購率,而如果要支付退貨額外的費用, 69% 的人甚至會選擇放棄購買,因此亞馬遜一直以來都在完整消費者輕鬆的退貨的機制。

二手市場成為商機之一

二手市場的崛起逐漸讓二手商品的販售變得更加容易,單看 2021 年的數據,美國二手貨市場的交易就高達 6880 億美元,也因此亞馬遜在 2020 年就推出了另一項退貨新選擇,即退回的商品會送到二手貨市場 Liquidity Services ,以另尋商品的新主人

如果以 938 億美元的退貨量來看,只要能在一美元中拿回一半,這將高達 28 億美元的金額可以回收,對於節省成本來說會是很大的助益。

環保意識帶動消費意識

退貨解決方案提供商 Optoro 所提供的數據指出,退貨在複雜的流程中會產生 1600 萬噸碳排放,每年產生多達 58 億磅的垃圾,且大多情況下,商品無法按原樣被轉售,因此最後都會選擇最方便的處理方式:流向垃圾場。

近年來極端氣候事件頻傳,永續發展議題逐漸獲得政府及大眾所重視,各國也都紛紛祭出碳費、碳稅、碳排放交易機制等策略,希望促使企業進行轉型;而消費者也開始重視品牌的環境表現。

根據調查,有 60% 的消費者願意為了降低環境影響,而調整其購物習慣,更有超過 70% 的消費者會額外支付平均 35% 的費用,來支持永續品牌。

電商都已開啟低碳轉型路徑,紛紛往低碳軌道近一步發展,而亞馬遜作為電商龍頭,是否能用自身影響力來完整消費淨零願景呢?

》下載 TechOrange 2023 趨勢觀察報告《

♦ TO 推薦閱讀:

全面解密 Amazon 的物流大計!從 20 年前開始悄悄佈局,如今超越 UPS、FedEx

「不用把貨退回來,我們直接退錢給你」Amazon、Walmart 用 AI 找到最經濟的零售規則

Amazon 開服裝店 Amazon Style ,電商霸主要用哪些黑科技顛覆實體服飾販售?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資料參考:CNBCTECHTIMES,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