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新聞稿】受疫情肆虐的這一兩年,人們與朋友聚會的減少、外出旅行次數降到最低,雖然遠距工作、居家防疫民眾會選擇音樂伴隨,但仍無法補足社交活動的互動,此時 Podcast 悄悄成為大家的隱形伴侶,許多人也嚮往加入 Podcast 行列成為專業 Podcaster ,不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成為專業 Podcaster 需要先做什麼準備呢?(責任編輯:林羽彤)
2020 年被稱作台灣 Podcast 元年,關心時事議題的「百靈果」、股市經濟專門家「股癌」、社會生活指標頻道「台灣通勤第一品牌」都在這一年誕生,更 有「Podcast 三本柱」之稱。
2021 年,深受疫情影響的台灣,卻是聲音經濟逆風崛起的一年,台灣音樂串流平台龍頭 KKBOX 公布旗下 Podcast 的收聽數據, 2021 年在 KKBOX 新上架的 Podcast 單集數達 62 萬,總播放次數超過 1100 萬。
台灣的新媒體發展還不到高峰
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影視代理龍頭正成集團卻認為,台灣的新媒體發展還沒有到達顛峰,在 2022 更將全面推動台灣影、音市場,並且加大代理產品線,攜手其下 RODE、TASCAM、Sennheiser 等大廠牌,力拼成為 Podcaster、Youtuber 的最強軍火庫。
自 2019 年起受到歐美影響,Podcast 風潮吹進台灣聲音經濟市場,2020 年對台灣聲音產業來說更是暴風成長的一年,根據網站 INSIDE 數據顯示,光是 2020 年台灣新增的 Podcast 節目就超過 5800 檔。
而對部分民眾而言, Podcast 上的意見領袖,甚至比網紅更具有話語權,不僅有「Podcast 三本柱之稱」的股癌、百靈果、台灣通勤第一品牌等人掀起了台灣 Podcast 新浪潮, 眾多類型的節目如阿滴英文、敏迪選讀、甚至童話頻道等等,其聲量已經不輸 經常在螢光幕上曝光的公眾人物,打破消費者原有的生活型態,讓 Podcast 與 生活密不可分。
Podcast 熱潮持續穩定成長
Podcast 熱潮並不是曇花一現,而是持續穩定的成長。根據 SoundOn 推出的「2021 年度聲音經濟報告」顯示,2021 年台灣的 Podcast 節目總收聽量更是成長超過 200%,平均每個節目的收聽量較年初增加 160% ,不只是木曜四超玩、博恩等大咖網紅陸續投入,甚至像吳姍儒、林予晞、楊千霈等知名藝 人也紛紛開啟 Podcast 頻道。
此外,Podcast 的影響力也擴散到傳統媒體,被封為「國師」的唐綺陽,在 2021 年開設《唐陽雞酒屋》Podcast 頻道,有趣而不失專業的內容讓她的聽眾擁有高度的黏著度,一路從 Podcast 網路平台講進電視圈,更在 2021 金鐘獎憑節目《36 題愛上你》拿下最佳綜藝主持人獎, 此一殊榮更向大家證明,傳統的影視產業已經被創新型態的節目打破,創作者們也因此得到鼓舞,更多的投入影音市場,讓 2021 年成為新創作者的黃金年代。
收音設備、介面更被注重
翻倍的收聽率,連帶著收音設備的高度需求,大家選擇收音介面更是注重直觀操作與豐富性能。正成集團攜手音訊大廠 TASCAM 近期新推出的 MIXCAST 4 錄音工作檯也是創作者們最愛的錄音介面之一,無需複雜的設定就能完成 Podcast 錄製與後製。

直觀的觸控螢幕選單,不用專業知識也能輕易好上手,還可透過藍芽連線與朋友現場直播對話,最高可高達 5 人同時錄製。除了可預錄的罐頭音效觸鍵,附贈的軟體 TASCAM Podcast Editor,也能進行聲音的後製、音效分配與剪輯,讓人人都能輕鬆成為專業的 Poscaster。
搭配上正成獨家代理的 RODE Podmic 廣播級動圈式麥克風,不僅具有溫暖的音色和臨場感,更能優化播客的口齒聲與爆破音 ; 優質的收音外,正成也引進 德國音訊大廠 Sennheiser HD200 PRO 監聽耳機,全封閉包耳式設計大幅降低環境噪聲干擾,細膩強勁的聲音監聽,讓你更專注於聲音的饗宴上。透過這三項最基礎的設備,讓初學者也能感受到極具專業的錄製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