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士》盤點「智慧城市」新技術趨勢,城市農業只是入門款!

隨著物聯網已逐漸滲透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間接推升「智慧城市」的興起,而這些智慧城市的技術,對我們而言幾乎是無法可視化的,來自富比士技術委員會(Forbes Technology Council)的多位專家則為我們整理出一些當前和即將到來的技術創新,這些創新正逐步改變城市的運作。

無論散佈在市區的感應器還是小型訊號基地台,甚至也有用物聯網技術來收集資料、管理城市的資源、服務與維持運作等,這些技術各司其職,來讓我們的城市更為安全、拉高民眾的生活品質。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些關鍵技術推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

交通監控

隨著 5G 的出現,即時追蹤和回報交通現況會讓整座城市變得更加智慧、敏捷,舉例來說,交通監控會解決大量的塞車問題,提供且擴大即時資訊的範圍,包含氣侯、路況、疫情散佈也納入其中。

5G 的發展應用

未來城市會利用自駕車來優化公共交通系統,這時的 5G 就能夠連接數百萬台設備,實現高速連接和即時回應等多面向應用技術。5G 時代早已到來,全球各地的城市治理積極藉由 5G  來推動建設智慧城市的進展,台灣的城市是否也能與此做到相輔相成的應用呢?每週給你最新科技應用,隨時補充科技新知。

這裡聽 >> Spotify / Apple Podcast

訂閱《科技如何》Podcast ,一起聊聊如何用科技改變世界!

空氣品質監測

我國的行政院環保署積極佈建空污品質感測器,蒐集大量且時間解析度密集的空氣品質數據,經過密集感測、數據匯流並搭配列管工廠等資料解析後,進行污染熱區鑑定、排放追蹤溯源及相關稽查執法應用。

空氣品質監測的技術與運用,也是發展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環,透過結合城鄉數據,讓這些集成的物聯網感測器可以識別污染源,並幫助政府機關實施更智慧、更健康的公共交通和城市規劃解決方案。

後疫情讓無接觸技術與裝置大受歡迎

無論是無接觸支付、無接觸抄表,例如:水表、電表資料自動上傳免去人工接觸,內湖科技園區的新創公司「Unabiz優納比」去年起在台北市內湖、南港、松山、信義等 5 區都安裝了智慧水表,不僅能直接上傳水表度數,無需人工抄錶,省時省力,更不會打擾住戶。

而在醫療領域無接觸更顯的重要,非接觸性的疾病染感裝置,對於節省時間成本以及促進市民健康、安全而言都至關重要。

智慧攝影機

智慧攝影機也是發展智慧城市的重要硬體設備之一。無論是連接街道的監控攝影機、警消與救難人員的隨身記錄器,甚至是商用的行車記錄器,這些紀錄資料硬體在檢測交通事故、違規行為、道路坑洞,甚至是火災發生等都有重要的貢獻。

行動安全涵蓋更加廣泛

要使民眾生活在更安全,更方便的環境,安全系統和技術也是一門學問,無論是與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或者是智慧城市系統連結,在現實世界中或是雲端,更能防範有心之人闖入住宅,近一步保護市民人身安全。

行動警示裝置(Mobility Alerts )

富比士技術委員專家認為,讓城市進化的關鍵是「行動」技術的發展。包括:對氣喘患者有利的空污警報,以及惡劣路況的維護警報,還有啟動自動駕駛汽車以及有關交通擁堵的警示系統

城市農業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搬遷到城市中生活,對於環境永續的解決方案就更加被重視,其中發展城市農業的最早典範新加坡,就在土地狹小的城市中設立垂直農場,農作物種在層架中,層架層層堆高,產量可以達到常規農業的十倍以上,且蔬菜直接供應到超市,食材更為新鮮。城市農業不僅可以自給自足,且對環境也有正面的影響。

自主無人機

無人機的服務疫情爆發後被大量應用在不同領域當中,舉例來說,無人機會與大型藥店合作,將藥品送到那些無法離開家的民眾手中。不僅如此,透過無人機輔助,醫療用品送到醫院,保持社交距離已是常見之事且持續在創造全球遠端獲取貨物的需求。

OT (Operational Technology)安全

隨著網路的發展,5G 和低延遲通訊變得越來越普遍,網路的蓬勃運作,間接也讓有心人士有機可乘,利用網路攻擊許多運作端。雖然 OT 安全技術已經開始受到重視與發展,但在方法和技術方面的落差則有相當大的差異。

其中,記憶體防護功能被富比士技術委員認為是一個巨大的技術顛覆。大部份的網路安全工作都需仰賴軟體以擊退駭客和病毒,記憶體防護的掃描和防火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網路安全性,且記憶體防護的功能會設立一個界限將記憶體空間分為二段,使作業系統與使用者程式分開,如果使用者程式想要修改系統區域時,系統將會產生中斷取回控制權,以避免不當的系統操作。

智慧城市相關應用技術需要許多即時環境和高度互動的作業系統,有效地保護微電網、邊緣數據中心和物聯網設備絕對是維持城市正常運作的必要條件。

隨著都市化的加劇,舊的基礎建設與系統將無法承擔更多的人口所帶來的問題,種種的問題都導致市民的整體生活品質下降,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地方政府都設法要透過數位科技與數據去解決都市所遇到的難題,而在未來我們應該要更期待新技術所帶來的城市革新。

想聽簡立峰分享更多智慧城市發展挑戰?

訂閱《全新一週》Podcast ,幫你做好全新一週工作準備
>> 訂閱 Apple Podcast
>> 訂閱 Spotify
支持我們策劃更多好內容,別忘了留下 5 星評分!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資料參考:Forbespeopletech,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