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以「人」為本的企業營運模式將成常態

與過去相比,網路無所不在的特性讓製造業全面翻新一輪,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開始嶄露鋒芒,許多硬體偵測器體積變得更小、性能更為強大、成本也更低,但這些卻都只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端。

1760 年至 1840 年由鐵路建設和蒸汽機的發明觸發人類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直到 19 世紀末,隨著電力和供應鏈、生產線的出現,規模化生產應運而生,第二次工業革命也油然而生,而離我們更接近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則是我們最熟悉的電腦、網路的發展,這一代的數位革新重新定義了人類所有觀點,那麼第四次工業革命呢?未來我們應該回歸於人還是繼續延續雲端的未來?

♦ TO 延伸閱讀:製造業永遠填不滿的人力缺口!年輕人不接棒,老師傅的技能如何傳承下去?

ESG 永續為未來治理方針

氣候變異、公司治理、永續發展等 ESG 永續議題,推動了綠能產業和生產力的增長,這些技術創造了越來越多型態的就業機會,而這些就業機會也相應改變了製造業,建立出一套充實、可持續性的職缺因而延伸出第四次工業革命之技術發展。 

對於全球勞動力人口來說,產業的變化時常被視為一種威脅,尤其是在專業技術方面,通常伴隨著人們擔憂自動化將取代人力的擔憂,但根據觀察發現,事實證明情況正好相反,這些新技術創造了更多不同的就業機會,四次工業革命技術掌握在勞動人口手中,他們擁有使用自動化所需的技能,讓整個組織的數位轉型旅程從紙本逐漸走向現實。

♦ TO 延伸閱讀:入選世界經濟論壇「燈塔工廠」典範,友達、群創分享寶貴轉型經驗

數位化實質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過去我們普遍會認為數位化和自動化對產業內的所有技術工人存在失業的威脅,但事實卻是,有許多處於技術前沿的公司,實質上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只是這些新角色比過去的技術更為符合高科技的趨勢

隨著許多國家逐漸感受到各產業勞動力缺失的現象,現在完全是時候擴大招募技術工人,以實現數位化未來的時候。

在過去的幾年裡,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與麥肯錫合作進行研究,調查了數千個正在實施數位化運營的製造大廠,許多企業都認為將人放在公司營運的中心位置非常重要,留住員工,重新提高員工的技能,協助員工準備好應對未來都至關重要。

♦ TO 延伸閱讀:員工狂跳槽、人力需求永遠填不滿!老闆還會對員工說「不爽不要做」嗎?

對企業領導者而言,將 #職場文化 與 #溝通 視為第一要件,並在工作中強化工作者的數位工具和技術能力,早已不只是提高生產力的關鍵,更是新一代的留才策略。

報名觀看《科技賦能前線工作者》webinar,

了解如何解放企業最核心生產力!再獲實戰白皮書

200 多萬個職缺,企業準備好了嗎?

全國製造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nufacturers)的一項研究表示,到 2030 年,製造業會釋出 200 多萬個工作崗位,對於企業來說,這項挑戰的到來只是遲早的事。

第四次工業革命代表了生活、工作相互關係的變化,這是人類即將發展的新篇章,同時也結合了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次的工業革命,彼此間的互通性成就了非凡的技術。這場第四次革命的速度、廣度和深度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國家如何發展,組織如何創造價值,甚至企業轉變以人為出發點的營運方式

第四次工業革命不僅是技術驅動的變革,更是一個拉近每個人的契機,無論是決策者、主管或者是員工,都在利用科技技術的結合,創造一個包容性的、以人為本的未來。

♦ TO 延伸閱讀:從設備端著手數位化為一大挑戰!洛克威爾如何與傳產攜手打造智慧工業?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資料參考:WEFMcKinsey,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