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成績單出爐】電力、供應鏈都是重點!僅有 3 間及格的企業資優生下了什麼苦功?

為了將全球升高的溫度控制在 1.5 度以內、避免造成人類無法承受的氣候變化,「2050 淨零碳排」是目前世界各國政府與私人機構共同努力的目標。

不過雖然許多企業都紛紛喊出響亮口號,但大部分也就僅止於此,根據非營利組織 You Sow 最新發佈的報告顯示,55 家美國大型公司中,只有 3 家在零碳排的貢獻上獲得了 A 級的成效。

其他人不是減排方式跟評估的科學目標搭不起來,就是僅局限在公司內部認真執行,到了供應鏈端就完全放飛自我。

而微軟、,這三家模範生,又是為什麼能名列前茅呢?

♦ TO 延伸閱讀:製造業 ESG 運用新創舉!做到這 4 項,其實你已經開始在佈局 ESG 了

淨零碳排模範生怎做到?多管齊下才有效!

首先,三位模範生是少數有乖乖交成績單的企業,同時在公司營運、電力使用,以及產品供應鏈上做努力。到目前為止,許多企業都有針對內部營運與電力使用下苦功。不過,其實產品供應鏈才是碳排中佔比最重的地方,大部份公司卻都沒有揭露這部分的資訊。

模範生之一的微軟不僅在公司裡頭徵收「內部碳稅」、同時獎勵內部減排,對外則使用新的採購流程,想辦法讓下游供應商也加入減排行列。此外,他們甚至預計投入 10 億美金到氣候創新基金中,期望可以提升減排、捕碳與清除等相關技術。

百事在原物料端則致力推動永續農業,關注土地健康、減少森林砍伐,並協助農民增加生產量。到了供應鏈端,百事公司嘗試打造永續的倉儲、運輸和配送點,像是位於加州的 Frito-Lay 工廠便在提高供應鏈效率的同時,採用了近零排放的技術經營工廠。而在產品方面,百事則在包裝上減少使用原生塑料、增加可回收成分。

從清潔起家的藝康,過去曾服務過迪士尼、萬豪集團、麥當勞等等商業大佬,而為了達成零碳排目標,他們將車隊電動化、採用可再生能源。光是 2020 年,他們便為客戶省下了 2060 億加侖的水,以及其他各式資源。

檢視企業流程是否符合 ESG 發展願景,永續相關趨勢請下載大調查報告

♦ TO 延伸閱讀:全球能源新冷戰開始,台灣如何主動關注這股事關世代的巨型變局?

全世界的共同作業,台灣交出怎樣的成績呢?

氣候變遷是全人類都需要面對的問題,而淨零排放則是我們共同的目標,目前,已經有 130 多個國家宣示淨零排放。

那麼,台灣的表現又如何呢?

台灣有八大巨頭組成的「台灣氣候聯盟」,包含了台達電、台積電、友達、台灣微軟、光寶科技、宏碁、和碩、華碩等等科技大老,其中,台積電已經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除了提升能源效率、採用節能機台、購買離岸風電等再生能源方式,預計都可成功階段性達成淨零碳排。

而部分傳統企業例如台塑,也成立了「節能減排推動小組」,在去年新增了 2,300 項節能設施、8,000 項節水設施。

這是一項人類不能搞砸的測驗,期待更多企業投入並實踐環保,也希望有越來越多台灣企業加入淨零排放資優生的行列之中。

♦ TO 延伸閱讀:2022 年 7 大 ESG 關鍵趨勢:COP26 打擊企業漂綠,ESG 不再只是概念議題

參考資料:fastcompanyasyousowmicrosoftpepsicoecolab遠見天下數位時代聯合報2050 淨零排放,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