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近期發了一條推文表示,「短期內增加石油和天然氣產量至關重要,否則世界各地的民眾將面臨巨大壓力。」

根據我國經濟部長王美花透露,2025 年台灣用電量將達 3175 億度,比原預估多了 600 億度;再生能源占比最佳情況僅達 15 %,比原預估少 150 多億度。

針對 3 月 3 日上午 9 點興達電廠事故,造成全台停電的戶數共計約 549 萬戶,多處停電造成民眾哀怨聲連連,而在能源短缺的未來,我們是否需要被迫習慣這種突如其來的停電窘況?

美國的能源產業和外匯結構正在改變

從幾十年前開式,頁岩油氣的開發生產,讓美國在近 3 年來逐漸從能源進口大國,一舉躍居成全球原油及天然氣生產國,這樣轉變改變了美國的能源產業和外匯結構,不過與此同時,對氣候變化的擔憂正推動各國尋求低碳未來的能源轉型

在全球危機當下,整個世界正被能源不足、氣候變化和國家地緣政治的衝突所影響,在這場騷動中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能源和地緣政治的新地圖

全球能源專家 Daniel Yergin 為我們繪製了能源和地緣政治的新地圖,本書《The New Map: Energy, Climate, and the Clash of Nations》帶領讀者重新看待全球地緣政治,並呼應石油、天然氣等再生能源,將兩者環環相扣。

Daniel Yergin 用講故事的方式帶領讀者踏上世界不同樣貌之處,在現今能源與地緣政治問題日益加劇的時代,我們該如何把握僅剩的機會來改寫人類的未來?

敲碗中譯版上市!
>> 點我集氣+1 <<

《HoozBook》持續推薦尚未引進台灣的深度好書,為想提升自我且渴求新知的你,打開通往國際的窗。看到喜歡的書就到《HoozBook》「+1」,達標就有機會讓這本書發行中文版,讓更多人一起看見世界趨勢。

(首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