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過去一年最常見的 AI 風景:不只有台積電,所有半導體企業大量用 AI 提高良率電子製造、生產製造提升自動化。不用太多員工,光靠 AI 就能提升良率!聽起來護國神山產業大顯神跡該是皆大歡喜的事件,但同時 AI 對於產業運作常規衝擊也很高。
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曾說:「2022 年產業科技趨勢重點是 AI 化,衝擊包括消費者體驗、企業流程與員工重新賦能的需求。」
全世界都會面臨 AI 帶來的各種正、負面衝擊
除了產業影響,更重要的是 AI 即將主導未來文明,Google 前執行長 Schmidt也提出一項概念,他說:「AI 將無處不在,但 AI 支持的戰爭是什麼樣子?AI 能感知現實中我們沒有的方面嗎?AI 有可能看到人類無法理解的東西嗎?」
《The Age of AI : And Our Human Future》集結了 Google 前執行長 Eric Schmidt、美國前國務卿 Henry Kissinger 以及前 MIT 計算學院首任院長 Daniel Huttenlocher,這三位在產官學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決策者,將帶領我們一同探討 AI 人工智慧在未來會帶給人類哪些巨大改革。
AI 如何形塑人類文明?
>>點我集氣+1<<
敲碗中譯版上市!
《HoozBook》持續推薦尚未引進台灣的深度好書,為想提升自我且渴求新知的你,打開通往國際的窗。
看到喜歡的書就到《HoozBook》「+1」,達標就有機會讓這本書發行中文版。
讓更多人一起看見世界趨勢。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Ama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