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個月來,國外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大廠紛紛宣布來台設廠並建立研發中心。力拼先進製程的台積電在其中扮演決定性角色,也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達到設備與材料自主的關鍵樞紐。上週四 (17日) 日商 ADEKA 才宣布將在台灣投資約 6 億新台幣,預計 2024 年開始營運。
這將是 ADEKA 繼南韓之後第二處海外半導體材料生產據點,也是 ADEKA 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半導體材料工廠。據估計, ADEKA 生產的配線材料將部分用於 5 奈米以下的先進的晶片製程。
♦ TO 延伸閱讀:台灣半導體設備有 6000 億元都靠進口!總統:將推動半導體設備「國產化」
設備商搶攻先進製程,台積電為關鍵合作對象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去年指出,台灣已連續第 11 年蟬聯全球最大半導體材料消費市場。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表示,持續推進先進製程的台積電將帶動半導體等級的化學品和關鍵材料純化品質,吸引日本和德國材料大廠來台擴產,藉此進一步提升本身競爭力。
目前,半導體化學材料和設備的供應與研發主要掌握在日本與德國廠商。楊瑞臨認為這些廠商勢必要跟台積電合作才能提升半導體等級的純化技術,未來也將會有更多材料和化學品廠商來台擴產或設立據點。
♦ TO 延伸閱讀:台灣超越韓國、中國,成為 2019 年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
國外資源紛紛到位,台灣半導體設備自主化不能錯過!
除了 ADEKA 之外,德國默克集團 (Merck) 與賀利氏科技集團 (Heraeus Group) 均在去年 12 月宣布赴台設廠與研發中心。其中,默克未來 5 至 7 年將在台灣投資約新台幣 170 億元,建立公司首座半導體材料大型生產與應用研發中心。全球極紫外光 (EUV) 光罩盒產品大廠英特格 (Entegris) 也在去年宣布投資台灣 140 億台幣,建立具備最先進技術之廠區。
在全球力拼半導體自主的當下,台灣亦積極展開相關佈局。雖然台灣在晶片製造領先全球,但過程所需的設備與材料均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因此,政府自去年起便開始編列 2.5 億元經費推動「半導體設備整機驗證計畫」,補助聚焦於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的國內設備廠商,期待二、三奈米設備能達到部分自主。台積電、日月光、世界先進等產業龍頭也會參與計畫,提供產品驗證。
隨著台積電獨步全球的先進製程吸引越來越多上游廠商來台建立研發灘頭堡,而台積電的海外佈局也讓許多國內供應商有機會走出去,台灣半導體設備自主之路也因台積電碰上難得的戰略機遇期!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資料參考:UDN、LTN,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摩爾定律告終,又碰上貿易戰與新冠,台灣科技產業將何去何從?想了解更多相關趨勢請下載 大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