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收購破局之後,從前「最中立」的 Arm 會在哪國上市?

史上最大半導體收購案破局!圖像處理器(GPU) 龍頭輝達(NVIDIA) 昨日(8號)宣布放棄收購微處理器架構設計公司安謀(Arm)。Arm執行長Simon Segars 因而請辭,讓外界積極關切這家地表最大晶片設計公司之一的下一步。

Arm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孫正義的軟銀集團在2016年以320億美元買下Arm,但在一連串投資失利後忍痛割愛,決定在2020年將Arm以400億美金的估值出售給NVIDIA。

消息一出,半導體界一片譁然,引來許多同業的反對聲浪。隨著物聯網與邊緣運算的崛起,加上許多科技大廠開始自行設計晶片,Arm相對省電的微處理器架構和其多元應用場景已成為驅動未來運算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Arm也逐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若NVIDIA成功收購Arm,NVIDIA將掌控GPU與微處理器兩大命脈,引來如微軟(Microsoft)與高通(Qualcomm)等倚賴Arm架構公司的擔憂,認為NVIDIA可能壟斷市場。英美為首的反壟斷機構也為此筆收購案帶來重重阻饒,最終逼使NVIDIA放棄收購。

收購失敗,問題並未迎刃而解

雖然破局,軟銀得以保留NVIDIA當初支付12.5億的押金。軟銀執行長孫正義同時表示,Arm即將在明年三月前上市,並相中美國資本市場。納斯達克(NASDAQ)更為首選上市地點。

無論何處,Arm在半導體界極為關鍵的中立地位勢必成為接下來一大挑戰,以免淪為地緣政治的工具。先前NVIDIA已屢次保證,Arm的中立性不會因收購而改變。

隨著Simon Segars的離去,Arm執行長大位將由之前領導Arm智慧財產部門的Rene Haas來接任。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資料來源:NVIDIA,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