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致勝文化揭秘!睡得比英特爾工程師少,2 小時內隨 call 隨到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積電可以說是現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重要大廠,不過高壓的工作環境也是人人皆知。

台積電之所以能這麼成功,難道真的是因為員工的睡眠時間比英特爾還要少嗎?(責任編輯:邵元婷)

作者:劉煥彥

根據朝日新聞的長篇報導,台積電及台灣半導體產業強大的秘訣,大概反映在以下幾點:

  1. 極度重視穩定生產及生產效率

曾經手多個晶圓廠建廠案的一位營造商高層就說,「建廠時程必須嚴格遵守,甚至要提前完工」。

一位台積電前員工則透露,「公司強調與客戶的信任關係,對於材料供應商的要求也很嚴格」。

  1. 台積電開會的關鍵字,就是 AR

根據前員工的說法,台積電內部每次開會,一開始與會者就要回報前一次會議交辦的未解決事項,也就是 AR(action required,待完成任務或行動要求)。

如果產線設備出狀況,負責部門一天得開好幾次會,而且每次開會時配合的供應商都必須提出解決方法。

  1. 台積電極度重視面對面溝通

報導中提到,台積電會把行動電話配給供應商的工程師,即使是在半夜,只要產線有任何緊急狀況,供應商工程師接電話後必須在兩小時內趕到台積電的產線,以確保能儘快恢復正常生產

  1. 台積電以高標準要求供應商,已成為業界標竿

台積要求供應商的地方,連防災設備都不放過,以確保產品交貨不受影響。

一家有接觸日系企業的供應商主管就說,「台積電對於供應商在品質及危機管理的要求極高,但我覺得,只要有做過台積電的生意,就能獲得業界的信任。」

  1. 台積電致力防範營業祕密外洩,特別是外流至陸廠

台積電的許多製程,都是運用全球最高階的設備及材料,只是就算有人挖走了部分工程師,也不容易把台積電的所有本事都學到

「研發工作是分給數十組人馬執行,而且必須與供應商密切配合。想要用挖角的方式學到(台積電的)技術,幾乎是不可能的。」

TO 推薦閱讀:【台積電的隱憂】美國人受不了這麼長的工時!亞利桑那州最大問題可能是「文化衝突」

台灣半導體產業該以何種心態面對未來挑戰?

用 1 分鐘的時間完成《台灣產業科技趨勢大調查》,搶先收看 《TO》與 Google 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獨家剖析——「2022 關鍵趨勢」影音訪談!

>> 參加調查 <<  ,調查結束再拿完整「2022 產業科技趨勢洞察報告」!

供應商:「每天得寫 50 頁報告,每晚 10 點跟台積開會陳報」

日本媒體對於台積電供應鏈及生產現場的探討,其實之前就有。2021 年 9 月日本經濟新聞曾有個系列報導,其中提到由於高階製程早已供不應求,台積電及相關供應鏈都承受巨大壓力。

舉例來說,有些台積電的中階產線主管,每天凌晨 3 點才能回家已成為常態,甚至得開始以廠為家,在晶圓廠過夜,甚至根本沒有周末假日可言

至於對服務台積電的(日系)供應商工程師而言,每天甚至得抱著手機睡覺。只要台積電產線有任何狀況,不論是半夜 12 點或大清早 6 點,供應商的工程師都得隨叫隨到。

TO 推薦閱讀:被三星超車,英特爾晶片製造龍頭不保!彭博:估得當萬年老二

 在日系供應商眼中,台積電榮景其實潛藏危機

「我們沒時間可以休息,每天得寫 50 頁報告,在每晚 10 點鐘與台積電的會議上陳報,確保他們的良率及設備狀況可以改善,只是我快要忙死了。」

受訪的是一位在新竹日系供應商上班的 30 多歲 A 先生,他揉著疲累的雙眼說,「我們是還好,倒是台積電高層的緊張感,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但在日系供應商的眼中,台積電的榮景其實潛藏危機。

一位日本主管就說,「在美國、日本、德國、還有台灣的新竹、台南及高雄,大家都想要蓋工廠(晶圓廠),但沒有人,事情就辦不成。如果台積電有什麼萬一,就會影響全球經濟,但全世界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這個現實有多恐怖」。

用 1 分鐘的時間完成《台灣產業科技趨勢大調查》,搶先收看 《TO》與 Google 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獨家剖析——「2022 關鍵趨勢」影音訪談!

>> 參加調查 <<  ,調查結束再拿完整「2022 產業科技趨勢洞察報告」!

延伸閱讀

高學歷無用!近98%社會新鮮人選擇先就業 創8年新高

40歲沒半張保單…小心一生病就「破產」 中高齡沒保險的恐怖現實「5張保單」必買

(本文經合作夥伴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日本人怎麼看台積電強大的秘密? 「半夜call人兩小時內要到」 防止洩密中國還有這一招!〉。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