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台積電、三星等大廠持續擴產,市場投資人該如何解讀此訊息?

晶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疫情下全球晶片短缺,半導體大廠並持續提高產能,同時股價也水漲船高。當許多股市名嘴都在喊上車的時候,有哪些市場資訊我們也該同時注意?(責任編輯:邵元婷)

2020 年疫情爆發導致全球陷入晶片短缺風暴,半導體類股也成為這波供應鏈瓶頸最大贏家,儘管目前晶片需求仍然強勁,然而華爾街已開始擔心,這場缺料、漲價的派對即將結束。

由於供需大幅失衡,疫情爆發後車用、消費電子晶片都出現漲價潮,半導體業股價表現維持高檔。隨著晶片製造商大幅提高產能,市場擔憂隨之而來的將是產能過剩問題,有了 2018 年後的經驗,市場現在更為謹慎。

英特爾、台積電、三星等大廠砸鉅額擴產

英特爾預估到今年將花費 250 億至 280 億美元來提高產能,並在周五宣布俄亥俄州 200 億美元擴產計畫,規劃未來十年的總投資額達 1000 億美元。這引來華爾街的批評,擔心過於激進的資本支出計畫會損害獲利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預期 2022 年晶圓廠擴產資本支出將達 400 億至 440 億美元;三星電子表示去年已經砸 260 億美元擴產,未來三年內將資本支出規模將達 2050 億美元。

TO 推薦閱讀:【挑戰台積電龍頭地位】英特爾、三星大動作調整組織,聚焦半導體!兩大敵手有何策略?

分析師憂 2022 市場過度出貨

Bernstein 分析師 Stacy Rasgon 認為,雖然需求仍強、公司情緒極為樂觀,但 2022 年潛在風險仍令人焦慮,其中汽車半成品目前出貨比正常水準高 40%,一些明顯過度出貨的終端市場 (如筆電 CPU) 已開始出現修正跡象

Rasgon 表示,由於缺貨,經銷商似乎正在積極建立庫存。儘管供需仍趨緊,但已開始浮現正常化的跡象,這通常是市況轉折的訊號。

Evercore ISI 分析師 C.J. Muse 表示,半導體設備大廠艾斯摩爾 (ASML) 近期財報也出現喜憂參半的跡象,雖然公司預估 2022 年的營收將成長逾 20% ,設備需求仍強勁,但第一季存在營收認列問題和高於預期的營運費用

半導體市況進入關鍵時刻,讓晶片、半導體類股第一季財報、財測受到高度矚目。花旗分析師 Christopher Danley 認為短期財測將持續樂觀,但接下來將反轉

不過,美銀 (BofA) 分析師 Vivek Arya 仍樂見半導體長期發展,認為該產業是全球數位化轉型的「新石油」,預期 2022 年晶片銷售額將成長 13% 達 6190 億美元,其中記憶體增長 21%、非記憶體成長 10%。然而,聯準會升息將是該產業今年面臨最大的估值逆風,並導致第一季度表現疲軟。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供應鏈急擴產+過度出貨現象增 華爾街憂半導體業派對將結束〉;首圖來源:S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