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境技術在戴上頭盔的瞬間,讓自己感覺置身另一環境,而這個技術除了娛樂用途外,也有不少人開始應用在動物或畜牧業中。然而動物能像我們一樣感知虛擬現實嗎?這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嗎?以下整理了幾項過去在動物身上的 VR 應用概念,看看科技應用在動物身上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乳牛戴 VR 以提升產乳量
一名土耳其的農民 Izzet Kocak 為他的乳牛戴上 VR 頭盔,讓牠們在冬天的室內牛棚中也能覺得自己身處在夏天的戶外牧場。
過去的研究顯示,舒適宜人的場景能讓牛感到更快樂,荷蘭和蘇格蘭的研究結果也顯示,環境條件與乳牛的健康有很大的關聯,也會連帶影響產奶的質量和產量。 Izzet Kocak 也表示在戴上 VR 頭盔後,乳牛的產奶量從每天 22 升增加到 27 升。
Cows stuck indoors for winter are getting virtual reality goggles to feel like they're outside https://t.co/xoVtR7I9Wj pic.twitter.com/Kwg5l9Of7X
— New York Post (@nypost) January 7, 2022
在戴上 VR 頭盔後,牛可以看到一大片寬廣又綠油油的牧場,這能降低牠們在室內無聊、空間又受限的壓力。這些 VR 頭盔是以動物頭型而特別開發的,專家也特別調整了軟體中的色調,如乳牛看不到紅色或綠色,只能感知黃色和藍色的色調,因此在調整過後會更貼近動物看到的世界。
雖然只靠 VR 無法讓牛更快樂,畢竟現實世界中的聲音、氣味、微風和溫度變化等還是提供了更豐富的感官體驗。不過這仍為牛提供身心刺激,除了稍微改善動物福祉外,也得到較高的牛奶產量與品質。
♦ TO 推薦閱讀:戴 VR 裝置的乳牛,牛奶產量特別多?原因:看風景可以降低焦慮感
專門給貓星人的 VR 頭盔
鏟屎官們都知道,盯著窗外的小鳥或是某天早上叼回奇怪動物屍體是貓主子的日常。為了避免貓咪殺死更多動物又能在生活中找到樂趣, 2018 年時,全球數位體驗機構 isobar 與澳洲維多利亞動物園、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A)合作了一項計畫,鼓勵人們將寵物貓留在室內,遠離本土野生動物。
設計團隊為了貓主子的佩戴舒適度,特別打造了既符合貓咪頭型、不易滑落且不會影響鬍鬚的 VR 頭盔,並透過可調式頭帶讓不同頭形的貓都能戴得舒服。
當貓咪戴上 VR 眼鏡在虛擬世界中到處野的時候,主人也能透過手機同步看到貓咪正經歷的世界。
家禽版的駭客任務
早在 2014 年,Second Livestock 的創始人 Austin Stewart 就產生了一個「利用 VR 技術實現虛擬放養」的想法。
從農民的角度來看,自由放養的成本較大,因為每隻雞會需要更多的土地,而 Second Livestock 使農民能在同樣的空間中飼養更多雞,同時仍然提供這些雞一個開闊生活空間的心理體驗。
動物體驗世界的方式與人類不同,在虛擬世界中對人類來說可能重要的東西,可能對動物來說無關緊要。團隊在諮詢專家後,設計了適合雞生活的環境。在虛擬世界中有水源和四處爬行的蟲子,且正好被投射到籠子內食物和水盤的對應位置,因此雞群們可以實際喝到水和進食,儼然是家禽版的駭客任務。
Stewart 表示,放養雞更容易有骨折或生命上的危險,而在籠子內裡飼養的雞就無需面對這樣的自然風險,很難說哪一種方式真的比較好。不過將 VR 頭盔綁在雞身上實驗需要得到大學倫理委員會的批准,因此實行上有些困難。
視覺 VR 體驗對人類來說可能有吸引力,但看起來對動物的價值可能就比較小。人類可以理解符號圖像、複雜的基於語言的事件和書面文字,因此電視、手機和 VR 等技術可以為我們提供娛樂、刺激和社交,但對於其他物種來說未必能帶來相同的效果。
TechOrange 熱情招募中!
好讀文章版,更了解 TO 吧 →→【我是 TO 編輯,來幫我主管徵才】無時無刻都在關注科技的你,可以考慮我們的這兩份職缺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Daily Mail Online、the conversation、yahoo、futurism,首圖來源:莫斯科農業與糧食部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