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行車代步是最方便讓我們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選擇,各國城市為了因應自行車文化,用自行車打造智慧城市,發展出一種稱為「自行車廚房」的公共設施,裡頭不僅有各種工具、二手零件和自行車本體,還會有人會提供維修服務。
而這是由一群有著社會意識的自行車經營者所發起的,這些機構大多是社會企業或非營利組織。
♦ TO 延伸閱讀:騎馬路危險、上人行道又被開罰:政府為什麼不學荷蘭將衛生紙「廢物利用」成自行車道?
自行車廚房遍佈 50 多個國家
自 2014 年以來,自行車廚房就遍佈世界 50 多個國家,包括美國、澳洲、紐西蘭、英國、法國、德國、奧地利、瑞士、葡萄牙、墨西哥和比利時等。
騎自行車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最直接的方式,不僅可以帶給健康無數好處,還可以減少交通堵塞等情形,但許多城市的規劃和政策往往會成為推進自行車文化的最大阻礙。
♦ TO 延伸閱讀:「深蹲 20 下換一張免費車票!」,智慧公車站帶起城市運動風氣
提高騎乘技能以及自行車工具的優化
不過與道路、停車場和主要公共道路設施相比,專用自行車道、自行車停車場等相關建設和維護其實相對便宜得多,因此改善基礎設施本身並不能解決問題。
以巴黎來說,該市市長支持民眾騎乘自行車,也採取了一些緩解交通擁堵政策,但自行車使用量的暴增導致了許多事故的發生,這表明,提高騎乘技能以及自行車工具的優化因素才是需要受關注的焦點。
因此若要推廣自行車文化,其中關鍵點就是要讓大多數的人都擁有騎自行車和維護自行車的技能,這項規模性的文化才更容易能被社會所接受。
♦ TO 延伸閱讀:年產值成長逾 50%!電動自行車開創自行車產業新藍海
針對特定年齡、性別和群體舉辦自行車活動
自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提高騎乘技能以及舉辦各種自行車活動的工作坊數量都不斷增加,遍布於歐洲、美洲、大洋洲和世界其他地區。
而最大的集中區域都在法國,大多數都是通 L’Heureux Cyclage 所建立的系統,協調多達 250 個自行車組織之間的活動和學習,每年受惠人數超過 11 萬人。
這種自行車工作坊通常會有針對特定年齡、性別和群體的固定活動,例如在法國最古老的自行車工作坊 Un p’tit vélo dans la tête 的一些自行車課程只對女性作開放。
♦ TO 延伸閱讀:為台灣提升國際識別度,當初捷安特、HTC、Garmin 組一支職業自行車隊,有沒有搞頭?
為難民和需要幫助的人提供自行車
而著重在自行車主體的自行車廚房,裡頭的大多數零件都來自捐贈或回收而來的,除了被創造性地的重複使用之外,也大大減少了民眾消費行為,進而降低溫室排放,且那些為他人(通常是為弱勢群體)修理自行車的公司,也會為難民和需要幫助的人提供自行車。
延長自行車壽命,打造智慧城市
這種規模性的自行車工作坊以及自行車廚房都延長了自行車的使用壽命,除了推廣了大規模的可持續性交通方式,還能為人類所居住的城市打造更環保、方便且智慧的居住品質。
♦ TO 延伸閱讀:售價比 Gogoro 貴一倍卻賣的嚇嚇叫:台灣美利達如何靠電動自行車征服歐洲?
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參考:TECHXLORE、The New York Time,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