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即將推出無人駕駛船,制定複雜航路 5 分鐘就搞定

無人船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COVID-19 疫情使得宅經濟崛起,全球海運需求大增,但人力持續不足;日本加緊研發海上全自動駕駛的「無人駕駛船」,明年將在東京灣和伊勢灣之間試航無人貨櫃船,盼 2025 年啟用。

陸上支援中心遠距駕駛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研發的無人駕駛船使用衛星定位系統(GPS)和最新雷達裝備,並在千葉縣的「陸上支援中心」設有遠距駕駛艙,坐上駕駛座後,眼前出現 12 個大小螢幕,場景宛如動畫電影「宇宙戰艦大和號」的船艙內

實驗的無人船是全長約 100 公尺的貨櫃船,船上的攝影機和雷達捕捉到的周遭影像,將即時顯示在支援中心的螢幕上,對無人船進行遠距監控,若發生狀況或意外,可在支援中心進行手動遙控。

日本財團與約 30 家企業合作研發全自動駕駛的「無人駕駛船」,提出「全自動駕駛的未來設計」計畫(DFFAS, Designing the Future of Full Autonomous Ship)。

TO 推薦閱讀:鴻海帝國物流與全球供應鏈管理秘訣,都在「準時達」這間未上市獨角獸公司裡!

無人船解決基本操作及人力問題

這項計畫將資深船長腦中的多年經驗和技術轉化成數據,無人船設定目的地後,將參考 GPS、海圖、洋流、過去的航行路線等,自動決定最適合的航路,經驗豐富的船長需要數小時才能制定的航路,無人船僅需 5 分鐘就能完成

無人船可掌握周圍船隻的位置、速度和行進方向,自動避免船隻碰撞,還可測量船與碼頭的距離、調整船速,安全駛離或停靠港口等。

無人船將由造船公司「三和碼頭」(SANWA DOCK)改裝舊貨櫃船「朱雀號」(SUZAKU)而成,計畫明年 2 月完工,明年將在東京灣和伊勢灣之間試航。考量在有多艘船隻運行的海域航行有危險性,且可能遭遇暴風雨、船隻故障等意外,支援中心將進行 24 小時監控。為確認安全,現階段將有約 30 名相關人士乘船。

報導指出,COVID-19(2019 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使得從中國到美國的家具和家電等貨物運輸量增加,但貨櫃不足導致全球海運費飆升;國土交通省表示,日本負責國內海運的船員約有 2.8 萬人,因工作條件嚴苛及出海後一段時間無法回家等原因,面臨高齡化和人手短缺等問題。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疫情致海運大增人手不足 日本擬 2025 啟用無人船〉;首圖來源:S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