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機器

冷戰帶動現代科技發展,對於人類的歷史和各國之間的關係也有很大的影響。而如今過去了 70 年,現在的科技水平與當年相比又提升了不少,各國也開始將 AI 等新科技運用在軍事武器上。

近幾年有越來越多將 AI 結合軍武的相關報導,以下整理了三篇近年報導過的殺人機器。

自動殺人無人機 Kargu

Kargu-2 是一架裝有敵方辨識系統和炸藥的無人飛行機,藉由圖片和臉部辨識來鎖定目標,並透過撞擊目標並引爆炸藥來達到攻擊的效果,而這一過程完全不需要人類操作員下達指令

聯合國今年 3 月指出,土耳其的武器製造商 STM 推出了軍用的自動殺人無人機,並且將其應用在利比亞的內戰之中。

雖然並沒有報告顯示,這樣的殺人機器人究竟能造成多嚴重的傷亡,但是若將來技術更為成熟,並且能夠以低成本大量生產這樣的武器,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遙控機關槍

伊朗的核子科學家法克里薩德(Mohsen Fakhrizadeh)被譽為伊朗「核武計畫之父」,卻慘遭射殺。自 2007 年以來,以色列已暗殺了五名伊朗核子科學家,而這些科學家大多在 Fakhrizadeh 手下進行一項核彈製造的秘密計劃。

當天下午的報導指出,一群刺客在路邊等 Fakhrizadeh 開車經過,並有五、六名槍手從附近的車上跳下來掃射;但伊朗的新聞報導卻稱,所謂的刺客是一個殺手機器人,而整個行動是通過遙控進行的。

此一案件可以說是這類機器人與 AI 、攝影機結合的首次使用。這類「遙控機關槍」用於遠程定點的攻擊,透過遠距操作,每分鐘可以發射 600 發子彈現在也成為了高科技武器之一。

AI 殺人兵器

2018 年時,南韓科學技術研究院(KAIST)與軍火商韓華系統(Hanwha Systems)合作,共 30 多國、50 多位 AI 專家擔心將會產生最強「AI 殺人兵器」,因此發起連署抵制。

外媒指出,KAIST 和軍火商韓華成立研究中心是為了「開發應用在軍事武器的 AI 技術,以便『在無人控制』的情況下搜索並消除目標」,如智慧飛機訓練系統、海底無人潛水艇與追蹤識別系統等人工智慧指揮控管系統。

雖並無相關資料說明「殺人兵器」攻擊模式會有那些形式,但可以確定的是,領域內的專家學者都相當擔憂以及反對這樣的科技產物。

TO 推薦閱讀:打造 AK-47 的俄國軍火商又一創舉!「飛天機車」成功試飛,連戰場機器都力拼轉型?

各國對「殺人機器」使用未達成共識

12 月 13 日到 17 日,聯合國召開了《特定常規武器條約》(CCW)審查會議,但參加會議120 個國家,最後對於致命全自動武器系統(LAWS)仍未能達成共識或訂定規範,只能在未來持續討論。

自從聯合國指出自動殺人無人機 Kargu 出現在利比亞內戰後,對於這類「殺人機器」的監管就變得更加緊迫,各國也開始相當關心這類科技的應用。

雖然聯合國的會議在多國的強力呼籲下,仍未能針對 LAWS 進行相關的規範,但是這些「殺人機器」在未來可能會帶來的問題,仍需要討論以及解決。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 Al JazeeraWIRED聯合新聞網The New York TimesThe Guardian,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