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定律在 1936 年由西奧多·萊特(Theodore Wright)率先提出,內容是指某種產品的累計產量只要每增加一倍,成本就會下降一個恆定的百分比,而在汽車領域,從 1900 年開始就遵循著這種規律,產量只要每增加一倍,成本價格就會下降 15%。
隨著鋰電池價格的逐步下降,最終將會讓電動車與汽油車有著一樣的定價,成本的下降是可預見的,關鍵則是要透過一個跟摩爾定律一樣堅固的定律去觀察。
♦ TO 延伸閱讀:電動車還是比較香?TOYOTA 喊話:2030 前推 30 款電動車
福特 T 型車完美詮釋了萊特定律
1936 年萊特在《航空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七頁的論文,這篇論文裡面,他探討了以下的問題:產量規模對飛機的價格究竟有何影響?這種影響可以量化嗎?
結果萊特定律明確指出,只要某樣產品的產量每增加一倍,成本就會下降一個恆定的百分比,例如,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福特 T 型車,它從 1909 年到 1923 年的產量和價格變化曲線就非常完美的詮釋了萊特定律,那作為汽油車的福特是這樣,電動車是否也會走向相同道路呢?
♦ TO 延伸閱讀:2021 美最暢銷 TOP 12 電動車出爐!特斯拉獨霸 4 名,但有 2 款輸給保時捷 Taycan
再等 29 年傳統車輛才會再翻一倍
電動車和電池產業無法切斷的關聯,解釋了它們要怎麼打敗汽油車,只要成本達到平價(預計會在 2023 年或 2024 年實現)就能夠引領電動車市場的興起,隨著累計產量的翻倍再翻倍,這個產業絕對就會推動價格的下跌。
根據 ARK Invest 分析師 Sam Korus 的說法,對於現在已經十分龐大的傳統汽車行業來說,按目前的銷售速度,大概需要再等 29 年才能讓傳統車輛的規模再翻一倍。
ARK 在電池方面主要都把重心放在特斯拉身上,為了堅定這一信念,ARK 以及少數電動汽車和電池行業的分析機構,都把萊特定律作為分析技術未來趨勢的核心因素。
Korus 表示:「當我們在研究顛覆性技術時,我們會審視正在經歷成本大幅下降的技術,而萊特定律一直是找到成本下降跡象的關鍵因素。」
♦ TO 延伸閱讀:電動車普及的關鍵之一!英國 2022 年起全新建物需裝設充電車樁
電動車的價格會低於所有車輛
負責研究美國汽車和零件製造商的 Murphy 則指出:「電動汽車的發展可能會使其價格更具競爭力,不僅低於新型燃油汽車,甚至低於所有路上行駛的車輛,包括二手車。美國現時的車輛總數約為 2.7 億至 2.8 億輛。從長遠角度來看,電動汽車銷量增速可能遠遠高於市場預期。」
♦ TO 延伸閱讀:特斯拉成功機率只有一成!馬斯克用這種投資思維,打造市值破兆的電動車帝國
摩爾定律講時間,萊特定律則注重產量
許多專家認為把萊特定律用在產業分析,會比「摩爾定律」更為準確,在半導體界的摩爾定律指出,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 18 個月可以增加一倍,在此摩爾定律講的是時間,萊特定律則注重於產量的作用。
專家在研究半導體、電動車、工業機器人,都會大量運用到萊特定律,並得到工業機器人成本每年可以下降 15% 、DNA 定序每年會下降 14% 的數據,成本下降絕對保證了新技術在未來五到十年又掀起一波浪潮。
♦ TO 延伸閱讀:電動車其實不環保?真實數據解密,電動車業者不說的秘密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Techbang,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