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區塊鏈、元宇宙,是如今最為熱門的幾個關鍵字。今天是一年一度的 AppWorks DemoDay,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在開場時,談到了一個特別的主題:Web3.0,它究竟是什麼概念?與 NFT、元宇宙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呢?為什麼他會認為沒有比現在還更好的創業時機了呢?
林之晨認為,Web3.0 是區塊鏈、DeFi、NFT 所帶動的新機會,也跟 AI、IoT、東南亞市場都息息相關,而他指出,在未來 Web3.0 的世界中,將有 6 大事情會被改變。
Web 原生貨幣:加密貨幣話語權提升
首先,是從原本法幣主導的世界,變成「加密貨幣」也具有話語權。過去 20 多年 從 Web1.0 到 Web2.0,大多數人們上網時的金融與交易行為都還只是「傳統法幣的數位化」,雖然可以點擊連結到世界任何一個網站,例如連結到烏克蘭網站,但可能無法在上面順利買東西,這是因為在傳統金融體系裡沒有很好的整合,造成雖然可以連結,但沒辦法順利消費。
但加密貨幣是「Web 原生貨幣」,這代表消費者在網路上走到世界上任何一個網站,只要它接受虛擬貨幣,就可以無縫進行消費,這類網路原生貨幣不受政府、央行管制,把法幣去中心化後,人們將可以更快速地和全世界做生意。
Data 從圍牆花園,來到了更開放的公園
再來,則是從 Walled Garden(圍牆花園)變成 Park(公園)。
大部分談到 Walled Garden,我們會想到相比 Android、Windows 更封閉的蘋果 iOS 與 MacOS 系統,但其實這個概念也可以延伸至我們平時在使用通訊軟體,例如 LINE 時,照片、影音雖然都是屬於自己的,但在傳送給朋友之後,LINE 可能因為要管理自己的儲存成本,就會讓照片影片過期。
或者當我們要從 iPhone 轉成 Android,LINE 的聊天記錄就不見了。這就是所謂的花園高牆,每個不同的平台和服務因為自己的政策,成為了能主宰使用者資料的一方。
作為用戶,雖然照片、資料都是我們自己的,也已經從本地(手機、電腦,或任何設備)端上傳到雲端,但在雲端中,這些資料的控制權卻不是自己的。
林之晨說,這件事情將在 Web3.0 的世界被改變,有了區塊鏈之後,將資料放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用戶有機會在未來可以真正「擁有」、「主控」自己的資料的權力,並且在不同網站與平台使用,資料(data)從以前的秘密花園、私人花園中,變成來到了更加開放的公園。
NFT 取代傳統證明
第三,則是擁有權的改變——傳統證明被 NFT 取代。
林之晨舉例,現今如果我們「擁有」一個商品,就要把發票和保證書放好,這可能是因為當我們要進行二手交易時,要確保這東西還在保固期內。但在 Web3.0 世界裡,擁有證明會改由 NFT 來儲存,在去中心化的 NFT 之下,大家都可以輕鬆地證明以及交易這些擁有權。
♦ TO 好文推薦:用程式碼畫畫,來自台灣的他靠 NFT 賺進 1.6 億新台幣
金融世界變成去中心化的 DeFi 世界
第四,金融世界從少數人把持的市場,變成全開放式、去中心化的 DeFi 世界。
林之晨指出,在 Web3.0 時代,只要是有想法、有能力寫智能合約的人,就能在上頭開啟自己的金融服務機構,並且目前還不受太多各地政府的管轄,未來,金融的市場會從現在寡占的狀態,變成百花齊放、快速競爭的市場,且 DeFi 與傳統金融進步的速度將會是「天壤之別」。
DAO 概念崛起
第五,公司將跳脫傳統股權概念,DAO,也就是「去中心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的概念會更加盛行。
現今公司大多是由國家定義的傳統股權,成為有限公司,或是有限合夥人公司的方式進行經營。但在 Web3.0 的世界中,林之晨認為,會有越來越多的項目會變成以 DAO 的方式存在,透過治理權的 Token 方式去紀錄所有權以及治理權。
並且使用在網路上投票的方式去彰顯公司股東個人對於公司的影響與控制權。未來,將有越來越多、新的 Web3.0 公司會選擇最小化傳統股權設計,並且最大化 DAO 設計。林之晨認為,我們正處於過渡時期,再過 5 年或 10 年,可能有些企業是沒有股權設計的,全部改為用 DAO。
「赴華爾街掛牌交易」的行為將跟著消失
最後,當股權的概念消失了,現今這種「赴華爾街掛牌交易」的行為也會跟著消失。在 Web3.0 的世界裡,人們會用 Token 方式彰顯自己的擁有權跟對公司的影響力,在所謂的 DEX,也就是「去中心化的交易所」進行交易。
人們可以去購買自己喜歡的項目的擁有權證明、質押或是投票去影響自己的項目。投資人跟創辦人也可以在這上面獲利出場,對於華爾街和股票交易所的依賴也會大幅降低。
元宇宙更像是前台,Web3.0 則是中後台
那麼,元宇宙(Metaverse)跟 Web3.0 的關係又是什麼?
林之晨認為,Metaverse 比較像是一個接地、落實的 UX,Web3.0 則更像是背後的商業模式、資料紀錄、交易模式等,「有點像是前台以及中後台的關係。」他形容。
♦ TO 推薦你看:除了元宇宙,你也該認識的未來網路:Web 3.0
在為 AppWorks DemoDay 進行開場的尾端,林之晨慣例地進行熱血喊話,他指出:
我們今天站在 Web3.0 的濫觴,懂得利用 Web3.0 崛起的新創,10 年 20 年之後,當我們又在這邊聚首,或許我們會發現今天這幾年創辦的 Web3.0 公司,有幾間會變成 trillion dollar company,也許有好幾檔會變成 hundred billion company,這些公司很有可能會在台灣或是東南亞裡面產生。
——那天到來時,如今的科技巨頭不知是否還存在?就像今天我們也不在乎 Nokia 和 Yahoo 了。
我還是覺得沒有比今天更好的時間當個創業者了!好好利用 Web3.0 崛起的機會,創造下一個世代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公司吧!AppWorks 會在這裡幫助你成為最好的 founder 以及最好的 startup 和公司。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