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問題不能只靠技術層面!研究證明:省錢、環保這些理由,通通沒用

缺水 旱災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本書】還記得台灣上半年的缺水危機嗎?當時各種節水、儲水的方法都做過了。然而要解決能源問題,不能只重視技術層面。

約拿.博格(Jonah Berger)透過《看不見的影響力》這本書,提供一種方式,描述我們該如何正確、有效地利用集體的社會力量,喚起人民的環保意識。(責任編輯:莊彙翌)

你今天有沒有收電子郵件?

對許多人來講,這還用問嗎?有,當然有收,你大概一小時前才剛收過,甚至一邊讀這一章一邊收信。

那天氣呢?今天有沒有查天氣?這星期有沒有查?那運動比賽分數呢,有沒有查?有沒有上社群網站?

我們查某些事物的頻率不如收信勤快,但的確經常確認,我們大概知道本週天氣情況,大概知道地方隊伍最近的表現,也知道高中同學去度假的阿魯巴(Aruba)有多美(還真是謝了,社群網站)。

然而你家用了多少能源?你或你的家人在房子或公寓裡耗了多少電?今天有沒有查?這星期有沒有查?這輩子有沒有查過呢?

能源利用是我們的社會面臨的最大挑戰,然而雖然每個人都知道能源很重要,但解決能源問題可能與技術無關,跟社會影響比較有關

最簡單也最困難的節能方案:讓人主動節約能源

氣候變遷是二十一世紀全球最急迫的議題,不管你的政治傾向是什麼,科學證據鐵證如山,氣溫真的在上升。冰川正在後退,副熱帶沙漠增加;旱災與暴風雪等極端氣候事件出現的頻率增加;各種動植物正在消失,農產量減少,糧食安全受到威脅。

能源利用是全球暖化趨勢的核心議題,燃燒石化燃料會產生二氧化碳;車輛、工廠、發電廠排放的溫室氣體持續增加,隨著全球經濟成長,人類使用越來越多能源。

冬天靠能源保暖,夏天靠能源保持涼爽,電腦有電才能開,工廠也需要能源運轉,我們上下班都會用到能源,全球工業化程度越高,自然資源枯竭得越快。

我們一定得做點什麼,想出辦法節約能源,要不然世界就慘了。

許多辦法規模龐大,例如政府規定發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或是要求車廠建立某種耗油量標準;其他辦法則牽涉新科技和替代能源。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廠開始普及,令人興奮的技術發展也讓地熱為人類所用。

我們試圖改變消費者行為時,也著眼於大改變。要買就買有能源之星(Energy Star)標章的洗衣機,每次洗衣服省水又省電;舊燈泡要換成使用壽命可達十倍的省電燈泡;就連閣樓也能採取更有效的隔熱方式,省下更多能源。

然而最簡單的辦法,其實是讓大家主動節約能源。離開房間時關燈,洗澡別洗太久;冬天時暖氣調降一兩度,人不在家時溫度不用開太高──大家共襄盛舉時,小小的節能改變可以帶來重大影響。

好吧,那我們要如何改變人們的行為?

鼓勵大家改用風扇有用嗎?

聖馬可斯(San Marcos)是研究節能的好地方,距離聖地牙哥五十六公里,恰巧地處內陸,一旁的五號洲際公路則環抱海洋。南加州以陽光出名,聖馬科斯也一樣,雨量不到美國其他地區一半,一年二百六十天以上都是晴天

然而聖馬可斯冬天依舊冷到必須開暖氣;夏天暑氣逼人時,居民也大開冷氣。此外當地飽受旱災之苦,每幾年就限水,不同地區的居民,必須在一天之中不同時段輪流洗車,每週也只能在某幾天澆草坪,市民並未整天想著能源問題,但這的確是一大隱憂。

十多年前,在一個乾燥夏日,鮑伯‧西奧迪尼(Bob Cialdini)、維斯‧舒滋(Wes Schultz)、潔西卡‧諾蘭(Jessica Nolan)、諾亞‧戈登史坦、(Noah Goldstein)與維拉達斯‧葛力斯凱文西斯(Vladas Griskevicius)幾位教授,在聖馬可斯做了一個簡單實驗。

研究生挨家挨戶拜訪社區,請大家節約能源,每家都拿到一個可以掛在門上的牌子(就像飯店的「請勿打擾」),鼓勵大家少用一點能源。牌子上的標語請大家改用電風扇、縮短沖澡時間、晚上不開冷氣。

省錢、環保、社會責任,哪一個訴求才有用?

節能運動試圖改變民眾的行為時,通常從三種訴求下手──省錢、環保或社會責任──為了測試哪一種訴求比較有用,家庭被分成幾組,每組拿到不同廣告。

部分家庭拿到的廣告強調省錢的好處,例如請大家使用電風扇的標語上說:「夏天到了,該是時候幫家裡省點電費。今年夏天怎樣才能省錢?關掉冷氣,改用電風扇!為什麼?加州州立大學聖馬可斯分校(Cal State San Marcos)研究人員指出,夏天用電風扇取代冷氣,一個月可省五十四美元。」

第二組則拿到環保廣告,鼓勵人們:「靠節能保護環境,夏天到了,是時候減少溫室氣體了。今年夏天可以如何做環保?用電風扇取代冷氣!為什麼?加州州立大學聖馬可斯分校研究人員指出,今年夏天要是用電風扇取代冷氣,每月可減少排放二百六十二磅溫室氣體!用電風扇,別開冷氣──這是環保的選擇。」

第三組拿到鼓勵大家當優秀市民的廣告:「夏天到了,我們必須一起努力節約能源。如何才能替後代子孫節約能源?不開冷氣,改用電風扇!為什麼這麼說?加州州立大學聖馬可斯分校的研究人員指出,今年夏天用電風扇代替冷氣,每月可減少二九%的電力需求!用電風扇,別開冷氣──這是符合社會責任的選擇。」

研究人員除了傳遞不同訴求,還比較每戶在收到節能廣告的前後各使用多少能源

多數人猜測環保訴求會最有用,不會比「省錢」或「協助社區」有用多少,但至少比較有效。

不過大家都猜錯了,答案是沒有一種訴求有用。節能廣告對於能源使用來說,完全零效果,不管是請大家愛護環境、省錢或是純粹當個好市民,民眾完全不甩,能源使用量一點也沒減少,就好像這些廣告從來沒出現過。

第四種方法真的有用!告訴他們:你的鄰居正在節能

幸好研究人員還試了第四種訴求。第四種做法是不試著靠指出種種原因去說服人們節約能源,而是強調社會規範(social norm),也就是社區裡其他人在做什麼。「依據調查,夏天天氣熱的時候,您七七%鄰居都使用電風扇,不開冷氣,請關掉您的冷氣,打開電風扇。」

人們還真的照做!收到這則廣告的家庭,大幅減少能源用量,而且效果在最後一次收到呼籲之後,還持續數週!光是告知鄰居正在節能,人們就會少用一點能源

【如欲閱讀更多內容,請點以下連結試閱】

♦ Google Play 電子書
♦ Amazon 電子書
♦ 樂天電子書
♦ Readmoo 電子書

看不見的影響力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看不見的影響力: 華頓商學院教你看清自己如何受影響,做最好的決定》,由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exels)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