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輔助下結束生命,「自殺艙室」實現無痛死亡!

近日,一個運用 3D 列印技術建造的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艙室,已通過瑞士的法律審查,並計畫在明(2022)年在該國運行。發明人 Philip Nitschke 在澳洲修法之前,建造病人按下按鈕就可獲取藥物的簡易機器,輔助四名病人自殺,是當代世界第一位合法「殺害」病人的醫生。

傳統輔助自殺不一定能實現平靜的死亡

對於身患不治之症或絕症的人來說,在荷蘭、瑞士、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合法透過結束自身生命是一種選擇,方法包含安樂死(euthanasia)和輔助自殺。

安樂死與輔助自殺的主要差異,在於最終的「致命一擊」由誰執行,簡單來說,前者是由他人進行,通常是醫生,後者則是由個人承擔最後的自殺行為,因此需要在確保個人意願的情況下,排除患有晚期癡呆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等嚴重身體殘疾的人。

♦ TO 延伸閱讀:荷蘭推出 3D 列印的自殺膠囊艙,舒適而有尊嚴的「安樂死」應該被合法化嗎?

據外媒報導,多年來採取的方法是使用戊巴比妥(pentobarbital)、司可巴比妥(secobarbital)兩種巴比妥類藥物,這些藥物無痛、見效快且相對實惠,是荷蘭、比利時、瑞士和美國部分州的首選。

但國外研究指出巴比妥類藥物仍難以實現無意識死亡,即死亡並非在無疼痛的情況下發生,只具體展現在人體出現嘔吐、死亡時間延長(高達七天)以及從昏迷中再次甦醒的狀況。

73 歲醫首創科技艙室,讓患者在美麗的風景下迎接死亡

而近期,已在瑞士合法的輔助自殺艙室 Sarco ,便是一種不涉及管制藥物的死亡方式,發明者 Philip Nitschke 早在 2018 年便曾展示其發明概念。

Sarco 可以選擇要在輔助自殺機構的地點(室內)或者是室外進行,接著從艙室內部啟動後,會開始注入氮氣,而氧氣也會迅速減少,直到讓人失去知覺,在沒有感到窒息或恐慌的情況下死亡

當然,這樣的發明也遭學者批評,認為 Sarco 向大眾傳達出「自殺變得更容易」的訊息,生物倫理組織 The Hastings Center 則拒絕對 Sarco 做任何評論。

♦ TO 延伸閱讀:臉書用 AI 反自殺!自動偵測你的貼文,還沒寫完遺言社工就來敲門

自殺無法解決問題,勇於向外尋求協助並非懦弱。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參考資料:InsiderABC News(1)ABC News(2)The New York TimesThe Guardianleaps.orgThe AtlanticUC Davis Health。圖片來源:Pixabay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