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五剛結束、聖誕特賣又要來了!這次人類能成功從機器人手中搶下 PS5 嗎?

網路機器人

感恩節後的這個星期五,在國外被稱為黑色星期五,和我們的雙 11 購物節一樣,是一年中各個商家最看重兼最繁忙的日子之一。

在太平洋另一邊的美國,大多數人正守在電腦前等待各種特價商品開賣;但,也有一群人早就設定好購物清單,輕輕鬆鬆地讓購物機器人幫他們完成這項艱辛的搶購任務。

一家名為 SnailBo 的購物機器人和美國 Amazon 以及 沃爾瑪(Walmart) 合作,聲稱只要簡單的 3 個步驟,從此再也無需緊盯電腦、徹夜排隊等待店家開門、或狂刷網頁看有沒有補貨。只要網路上一有貨,就可以自動下單、送貨到家。

這個軟體串連到美國大型零售商的電商網站,如 Amazon 和沃爾瑪的官方網頁,且支援 400 多種熱賣商品銷售,不只可以幫忙刷 Amazon.com 和沃爾瑪的網頁,還可以隨時查詢貨品補貨的狀況。消費者只要將這 2 個網站的帳戶連結到購物機器人,當網站補貨時就會自動下單,禮物也就會輕鬆送到家門口了。

不過,用這樣軟體在網路進行搶購,你是否感覺似曾相識?

TO 推薦閱讀:雙 11 購物節要來了!跟「機器人」搶限量商品搶得過嗎?

購物機器人的黑歷史

過去類似這樣購物機器人程式,在台灣也曾流行過。

沒錯,就是被一群網路黃牛當做演唱會搶票工具的網路機器人;它也曾被球鞋代購者拿來搶購限量或特別的訂製鞋款,之後再靠轉賣賺取價差。

同樣,在美國也被許多人認為這算是網路惡意程式,根本是在破壞公平交易。依據華爾街日報(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的報導,在 2019 年美國一群立法者曾經試圖推動「阻止格林奇機器人」法案(Stopping Grinch Bots Act),來禁止這種網路惡意程式的使用,但是最後未能在國會通過。

至此以後,像這樣的惡意網路機器人就開始激增。

根據網路資安公司 Imperva Inc. 的報告(Bad-Bot-Report-2021)指出,惡意網路機器人流量可以說是年年增加。到了 2020 年時,已占總流量的 25.6%,而零售網站每月被機器人攻擊的次數也增加了 8 倍以上。主要是因為疫情期間限制社交距離與全球供應鏈緊縮,才導致這樣的現象產生。

TO 推薦閱讀:FedEx 送貨機器人登陸日本,台灣物流有辦法像 Amazon、阿里巴巴「零接觸」配送嗎? 

昔日的敵人,今日的朋友?

購物機器人這個程式,原本來自網路機器人。而網路機器人也是有分為好的、壞的,一般所知壞的機器人(Bad Bot) 定義是帶有惡意意圖,且未經允許從別人的網站上抓取資料(例如定價、庫存量、特定內容)做攻擊性的行為,或是竊取資料、自動下單再轉賣給其他人,從中獲利。

而好的機器人與壞的機器人的差異,簡單來說,就是在於合法取得同意並確保線上交易與該公司產品是被潛在客戶所用的。

購買行為的改變,使消費者的目的與對象也跟著改變。SnailBo 購物機器人的開發人員表示,過去使用軟體的人會一次買數十個或上百個相同的商品,然後日後在 eBay 和 Facebook Marketplace 等平台上進行轉售。但是現在,只購買幾件商品的人越來越多,這表示消費者大多是為了自己使用而買,而非惡意搶購!

網路機器人若為一般消費者所用,既不用安裝軟體也不佔電腦資源,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合法搜尋到電商平台,且快速買到想要的東西。消費者們再也不用時時刻刻緊盯著電腦查庫存,也不會錯失到貨通知了!

資料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nailBotImperva Inc.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