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投履歷、面試的無限輪迴是每個人在找工作之路上必經的道路。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和接受自己不斷被公司拒絕?
原文作者彈途魚 Vivienne 現於紐約線上遊戲公司當分析師,來看看她對於面試心態有什麼建議?(責任編輯:邵元婷)
本文經 彈途魚 Vivienne Yang 授權
(以下為原文作者第一人稱視角)
我在紐約找實習時,投的第一封履歷是 Google 的 Associate 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 Program,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去 career center 、改履歷、找 Google 的朋友幫我 refer ,在一個夜晚投出去之後, 8 分鐘就收到系統回信—我被拒絕了…
當下直接哭著飛奔出房間,去敲鄰居的門哭!準備一個月,對方只要 8 分鐘就拒絕了,八成連人類看都沒看,電腦一看就覺得我不合格*。
在隔年找到實習前,我總共投了兩百多封履歷,有進入面試的不到10個,所以其他不是被拒絕,就是連回音都沒有。想像一下連續幾個月每天打開 email ,都有幾封拒絕信在那邊打你的臉,不用一個月真的會開始相信自己肯定資質不好、經歷很差,才會一直被拒絕。
為什麼被拒絕這麼痛?
人類是群居生物,為了能融入社會、與他人共同生活,演化機制使我們對社交上的拒絕有強烈的負面感受。
科學家發現,人們被拒絕時,活躍的腦區跟身體疼痛的腦區是一樣的,代表我們在被拒絕時感受到的心痛,其實跟被賞一巴掌的疼痛一樣難受!
♦ TO 推薦閱讀:聯考考 3 次、被哈佛拒絕 10 次,馬雲如何突破人生 7 大挫敗?
如何健康面對拒絕和處理情緒?
1.接受「求職被拒」是常態
相信大家一定有聽過「就業博覽會直接被發 offer 」「 FAANG 五家 offer 全拿」這種都市傳說,實際上,大部分的人都是經歷許多拒絕跟面試之後才找到工作的。
一位找到臉書實習,現為正職工程師的厲害朋友,他找實習時總共投了 500 封履歷,被無數公司拒絕才收到臉書的 offer 。另一位在谷歌的朋友,也是申請谷歌了兩三次之後,才終於進到谷歌工作。如果你有看 Christine 那集影片的話,她也是投了三四百封履歷才找到第一份正職工作。
所以,如果現在一直被拒絕很掙扎,別忘記你不孤單,還有很多人也在經歷一樣的過程!
2.Don’t take it personally
我自己很容易把別人對我的反應或評價,跟自己的價值劃上等號。但其實很多時候可能對方有特殊考量,像我實習主管就跟我說,因為 programmatic analyst 職位不太會用到機器學習或數據工程的程式能力,所以履歷比較 technical 的她都認為不適合求職者的興趣和志向,所以沒予以任用。
此外,很重要的一點:對方拒絕的是你的履歷,不是你這個人!履歷內容可以不斷修改,專業經歷也可以累積。就算是面試之後被拒絕,也可以從經驗中學習,去改進自己的表達溝通或面試技巧等等。
千萬不要覺得被拒絕就是自己本質上不好、不夠格,可能只是你還沒準備好而已。
3.自我肯定
新鮮人求職的時候,收到的拒絕或已讀不回往往比肯定多很多,很容易落入自我否定和處罰自己的惡性循環裡。
回頭看,會有點後悔當時都把自己關在房間 beat myself up ,沒有探索和加強自己的 self-esteem(自我能力和自我喜愛程度)
一個心理諮商師跟我做過的練習是,把自己的專長、優點全部列出來,如果自己寫不出來,請幾位朋友列出你的優點,然後每天提醒自己有這些優點。
另一個方法是,想像自己的狀況發生在一個好朋友身上,你會跟他說:「你真的很爛,超沒用,你過去那些實習跟社團活動根本沒人 care!」還是會溫暖地安慰、鼓勵他?如果你對好朋友不會那麼苛刻,那對自己也溫柔一點吧!
♦ TO 推薦閱讀:【賈伯斯的求助心法】被拒絕和骨折一樣痛?但拒絕你的人更難受
4.求職之外也要有其他生活
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知道不少人找工作會用「衝刺期」來規劃,就是除了投履歷和面試之外,斷絕其他社交、休閒娛樂。
這樣表面上雖然很拼、很有效率,但找工作其實很看機運,不是像課文都背好默寫就會 100 分,有時候求職戰線可能會拖到三四個月都有可能。
再來,生活要像椅子一樣越多腳越穩,當你把全部的時間都投注在求職,你整個世界就縮小成你的 inbox 和 LinkedIn ,任何拒絕或不順都會變得非常巨大。
所以求職的時候更需要兼顧其他生活層面,維持平時興趣、運動、社交活動等等,我找正職時因為有維持國標舞社的練習和活動,狀態就比實習時好很多!
5.調整習慣和作息
我找實習的時候,規定自己每天起床要投履歷,做完之後才能做其他事,變成我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確認 email ,但是十之八九都是拒絕信或沒消息,所以不僅沒實質效用,還毀了我一整天的心情。
找正職的時候我就規定自己,起床之後不可以看 email ,早上也不會做任何求職相關的事,我要先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心情準備好之後再來投履歷或看 email。
另外,我在發現人類每天頂多能專心 4-6 小時之後,也加了每日工作上限,不再期待自己無時無刻都要寫作業投履歷。大家可以去參考 Daniel Pink 的書 When,找出自己有生產力的時間和最適合的作息安排!
♦ TO 推薦閱讀:苦讀 6 個月成功進 Google!台灣工程師分享求職心法:這本面試聖經必看
*註:現在回頭看投 google APMM 的 timeline 不合,他們招的也都是美國當地fresh grad,再加上當時履歷寫得亂七八糟哈哈哈,被拒絕其實不意外。
(本文經 彈途魚 Vivienne Yang 授權刊登,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為什麼被拒絕這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