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聽起來可能超級浪漫,但那都是過去式了,隨著人類的太空活動越來越頻繁,往後人們約會的時候可能只能看一堆太空垃圾落在這地球上。為了拯救大家的約會,還大家一片乾淨的天空,設址在瑞士的 ClearSpace 就此誕生了!
這間新創公司成立於 2018 年,隨後在 2019 年與歐洲太空總署(ESA)確認合作,預計將於 2025 年成為世界第一個前往太空清除軌道上各式碎片的團隊。
太空垃圾爆炸成長,電影演的威脅都是真的
近年來,人類發射的衛星數量呈現爆炸性成長,麥肯錫公司(Mckinsey)更預估在 2030 年,可能會有多達 5 萬顆衛星在太空中漂浮。
如此多的衛星,也帶來了無數的太空垃圾:廢棄的衛星、火箭分離留下的碎片……根據 ESA 的報告,到今年 8 月為止,太空監測網(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s)定期追蹤的碎片已高達 29,210 塊,而沒被追蹤的垃圾更是成千上萬;1~10 公分之間的垃圾約有 90 萬個,1 公分以下的垃圾數目更是多達 1.28 億。
這些廢棄物都藏有非常高的潛在風險,尤其是在高速的狀態下,很容易造成一些衛星的損傷。電影上演的小碎片造成巨大危機,都是真的。像是 2006 年,國際太空站(ISS)的強化玻璃就曾經因為一小塊不到千分之一毫米的太空碎片撞擊,而留下了 7 毫米大的凹痕。
大部分的太空垃圾都聚集在低軌道上,有時飄著飄著便會墜落,有些垃圾會在經過大氣層時燃燒掉,然而,較大的碎片卻可能隱含威脅,像是之前中國的「長征五號火箭」失控後,就曾讓大家捏一把冷汗,怕墜落的垃圾砸到普通人居住的地方。更別提,有些垃圾還殘留劇毒或致癌物,無形中威脅著人類健康與環境生態。
ClearSpace、歐洲太空總署要手牽手作太空垃圾回收!
為了避免大家亂丟垃圾,科羅拉多大學的經濟學家甚至曾經提議對每顆進入軌道的衛星收取「年費」,然後每年上漲 14%,透過不斷漲價來停止累積不必要的太空垃圾。
聽起來是不是有些霸道?但太空垃圾的確讓人傷透腦筋,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想出一個萬全的解決方案。
而這次,ESA 與 ClearSpace 簽訂了一份合約,準備執行名為「ClearSpace-1」的任務,由一台實驗性的四臂機器人上太空清掃 ESA 在 2013 年發射「織女星」(Vega)運載火箭時留下的一個重達 100 公斤的巨型太空垃圾。
ClearSpace 將透過機械手臂、導航系統搭配人工智能去操控機器人執行任務,假設這次的任務成功後,將能開啟「太空回收業」的新紀元。畢竟現在還真是「滿天都是小垃圾,等著大家過來清」。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earth.org、space.com、ClearSpace、mckinsey,圖片來源: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