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日,科技部部長吳政忠在 2021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未來科技館開幕致詞時指出,COVID-19 危機所帶來的轉機,就是加速各種產業的數位轉型速度與深度,面對後疫情全球轉型的挑戰,台灣產業政策必須更懂得運用策略,加速主動出擊,才能順勢將台灣推升成為全球科技的關鍵角色。
聚焦「太空科技」、「數位轉型」、「精準健康」等三大主題的「未來科技館」,本屆首度以線上線下形式盛大展開!包含開幕典禮、趨勢論壇、技術發表活動、參展攤位等,皆以虛實整合的形式創新呈現。「未來科技館」展現台灣超前部署未來科技的決心,除了 10 月 14~16 日舉辦位於台北世貿實體展場之外,還有為期 10天(14~23 )的線上展場,以嶄新形式展出近 350 件台灣產學界的科研成果與關鍵技術應用,涵蓋了包括生技新藥與醫材、AIoT&智慧應用、電子&光電、先進材料&綠能、太空科技等多元領域。
亮點技術搶先展出!上百場技術發表、三大論壇還能線上看
「未來科技館」實體會展的開幕典禮當中,科技部邀請到 AWS 亞馬遜香港暨台灣區總經理王定愷分享如何透過雲服務,助力台灣廠商直接接軌國際;智慧餐飲新創團隊,肚肚 dudoo 執行長孫和翊則剖析第二代 SaaS 架構的餐飲管理系統 —— SaaS 2.0 如何整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提高顧客服務、供應鏈管理、雲端數據管理等效率與效益。線上數位轉型論壇中更跨越地域疆界,邀請到愛沙尼亞數位轉型中心參議 AnettNuma、愛沙尼亞e治理學院董事暨科技總監 Arvo Ott,為參與者們解密愛沙尼亞是如何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數位政府。
線上展覽期間,「太空科技」、「數位轉型」、「精準健康」三大主題的國際趨勢論壇,則有來自美國、捷克、愛沙尼亞及新加坡、立陶宛等多國具代表性的國際講者與觀眾分析未來趨勢,更有高達百場的技術發表活動,展示各領域主題亮點技術。三大主題的前瞻創新技術也在實體展會中設攤亮相,包括中研院「可攜式液相層析質譜儀」、陽明交通大學的「教練盒子 — 羽球擊球動作分析視覺方案」、「以統合分析與機器學習技術建構集成式大腦生物年齡估算平台」、「具垂直起飛與降落功能的混合式火箭飛行導控系統」等技術。
其中,「可攜式液相層析質譜儀」利用離子阱(Ion trap)原理使抽氣馬達需求大幅度減低,再加上採用 LED 技術後不需使用傳統光柵,讓重量體積得以大幅度減輕,不但能做出輕便可攜式的設計,造價也更為便宜。「具垂直起飛與降落功能的混合式火箭飛行導控系統」則是藉由混合式火箭引擎系統提供推力,進行推力控制並搭配推力向量控制系統控制火箭姿態與軌跡,達到空中懸浮、垂直起飛與降落飛行展示。

創新策展模式搭配互動式抽獎,刺激民眾踴躍參與
今年 2021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帶來虛實整合的創新策展模式,展期間,未來科技館專館已達上萬瀏覽人次,整合科技技術展攤、論壇發表、商洽功能與互動任務機制,讓逛展者大開眼界,身歷其境。

「未來科技館」推出互動式抽獎項目,展攤上精緻的科技券設計,深受參與者歡迎,每天約有上千次互動參與數。除此之外,參與線上展的民眾只要掃 QRCode 觀看三大主題國際趨勢論壇活動或是技術發表,也能參與抽獎。獎項包括多項 3C 科技商品如 AirPods、Apple Watch SE、iPhone 以及五星級住宿券等,


今年「未來科技館」拍攝形象影片,以 Explore the unknown, carry the future 為題,將科技轉化為有溫度的影像故事,更製作 30 支亮點影片,打造高質感的科技技術實錄,更多精彩的影片內容可見未來科技館 FUTEX – Future Tech 頻道。
展覽資訊
展出日期:2021.10/1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