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元宇宙,你也該認識的未來網路:Web 3.0

由 Facebook 起頭,NVIDIA、微軟、Epic Games 也都在談論的「元宇宙」近來創造了不少話題,大家都對未來網路的樣貌感到好奇,而近期引起討論的還有去中心化的未來網路「Web 3.0」。

Edge & Node 的軟體開發人員 Nader Dabit 近日就發表了文章,解釋何謂 Web 3.0,以及為什麼這種下一代網路應該被重視。

Web 1.0、Web 2.0,一直到 Web 3.0 是怎麼演變的?

顧名思義,既然有 Web 3.0,那麼前面一定會有 Web 1.0 以及 Web 2.0。

Web 1.0 指的是 Web 的第一代,大多數參與者是內容的消費者,而創作者只能是建構網站的開發人員,這些古早網站主要以文本以及圖像格式提供消費者資訊,Web 1.0 的年代大約是從 1991 年持續到 2004 年。

Web 1.0 提供的內容為靜態內容組成,站點與站點之間沒有太多互動性,數據和內容都由靜態文件系統提供,而非數據庫。

Web 1.0 的協議,例如 TCP、IP、SMTP、HTTP 都是在 70 年代至 80 年代設計,秉持開放性與包容性精神,它們也是開放的標準,現在無論是 iPhone 或是 Android 手機裡,都與這些開源的代碼有著淵源。

不過,開源是難以盈利的。

TO 好文閱讀:46% 沒有薪水!工程師界最崩潰的人類:開源程式碼維護人員

而 Web 2.0 就是當代的網路形式,是一個具有互動性的社交網路。不必是網站開發人員就能參與創建的過程,許多應用程式能讓任何人輕鬆成為創作者,像是上傳一段影音,就能讓數百萬人觀看、互動、評論。

當代的網路讓創作變得更容易,但也有其缺點,例如應用程式的供應商,剛開始可能不必擔心變現問題,但隨著團隊擴大,他們終究得要盈利,於是大概會有兩種走向:廣告或者出售個人數據。

對 Google、Facebook、Twitter 等 Web 2.0 公司來說,更多的個人數據可以帶來更個性化的廣告,這代表更多的點擊次數、更多的廣告收入,也成為現今網路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

這也暴露出 Web 2.0 的弱點:安全及隱私

這是因為網路使用者無法決定與控制數據以及數據儲存的方式,所有這些數據都由負責這些平台的公司擁有並且控制著,就連國家級用戶也面臨數據洩漏的風險,可說是這些公司掌控著所有遊戲規則,他們對平台用戶和第三方開發者握有絕對的權力,這也是為何它們如今會被稱為「科技巨獸」。

TO 好文閱讀:【台裔科學家打造】你知道 Gmail 蒐集了你多少資料嗎?更隱私的電郵服務 ProtonMail 挑戰巨頭

而若是強權政府,當有意見領袖在網路上發表反政府言論、號召反政府行動時,通常政府還能關閉伺服器,或者直接關閉這些應用程式,無論在亞洲或者中南美洲等都有數不完的案例。

也就是說,在 Web 2.0 的世界當中,數據容易洩漏、遺失、可被竄改、會被審查,甚至還會被打包販售,數據完全由企業掌控,因為數據就是這些企業最核心的資產,可以讓他們賺進大把鈔票,普通網路使用者是沒有權力參與其中的。

Web 3.0 如何解決當今網路困境?

而 Web 3.0 則可望解決 Web 2.0 遇到的困境。

Web 3.0 具有以下特性,包括可驗證(Verifiable)、去信任(Trustless)、自治(Self-governing)、分散式(Distributed)等,在 Web 3.0 當中,應用程式通常在區塊鏈對等節點的分散網路上運行,而不必要且效率低下的中介機構會在這樣的網路上消失。

Web 3.0 的概念是,讓數據本身依託於開放的協議與數學算法,而不依賴於人或機構,Web 3.0 不但是開放的,且更加安全且分散,而建立於 Web 3.0 的應用程式被稱為 Dapp(去中心化應用程式,或「分散式應用程式」)。

聽起來和加密貨幣的概念非常相像,事實上,這個詞就是由以太坊(Ethereum )聯合創始人 Gavin Wood 所提出。簡單來說,Web 3.0 將帶來一個更加開放、公平且安全的網路,但它並不是 Web 2.0 的「升級版」,而是為了解決平台利益的分配問題而誕生的,並且普遍被視為是另一波全球數位經濟創新浪潮的基礎。

在 Web 3.0 的世界中,App 使用者的體驗可能和 2.0 時代相去不遠,但用戶卻能對自己貢獻的內容具有所有權,還能獲得一定程度的回報;在隱私方面,使用者將能知道這些數據的邊界與用途,並且具有對這些數據的決策權。

TO 好文閱讀:Instagram、Twitter 也來參一咖!為何科技巨頭相繼投入 NFT 市場?

而對服務提供者來說,平台的利潤不再是不透明的、不可預測的,因為這些利潤都是按照規則、可計算出來的,並且分配給平台中價值的創造者,且平台不會因為主體公司倒閉就跟著倒閉,一個參與節點的關閉,並不影響 Web 3.0 平台的整體運行。

Gavin Wood 形容,Web 3.0 也是個人自由對抗暴君專橫權威的基礎,這裡所指的暴君,可以是那些科技巨獸,也可以是那些隨意關閉網路伺服器、建造數位長城的強權政府。

Web 3.0 會如何轉變世界、何時會真的出現,答案現在還很模糊,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在 Web 3.0 將翻轉人們對於數位時代四個字的認知。

參考資料:FreeCodeCampGavin Woodaz16Octopus Network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