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 COVID-19 疫情,讓台灣不少企業營運受到重創,在這樣的逆境之中,「企業韌性」一詞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 Flora 在她的 Podcast 頻道「花想世界」,請到神基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黃明漢 James 分享自身管理心法,討論如何在危機中發揮 100% 的企業韌性、靈活生存!
逆境是重生最好機會!企業韌性實現的關鍵在於?
身為企業領導者,在風雲變色的大環境中先安頓好企業內部,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極度動盪不安的氛圍中,怎麼讓員工真正看到改變的契機?
企業韌性,在某種程度上就像 AI 一樣,是一個不斷累積經驗並優化的過程,無論規模由小至大的企業,都應該隨時鍛鍊這樣的彈性能量。陳慧蓉表示,回應(Respond)、回復(Recover)跟重建(Reimagine)的三大過程,正是企業展現韌性的表現,而其中數據文化的建立會是成功關鍵所在。
企業領導者若想激勵員工以創新思維工作,必須考量跨專業協作、數據導向的決策,和納入敏捷思維。根據麥肯錫報告,在導入 AI 的企業之中,投資回報率最高的企業,其領導者自身往往都會扛起作為 role model 的責任,向員工示範該怎麼實踐改變。
唯有培養了企業韌性,在像 2021 年台灣疫情緊急升溫、進入三級警戒之際,企業才會有足夠的靈活度去適應新的工作營運模式,比方說馬上開始實施遠距辦公、充分導入像 Microsoft Teams 之類的協作軟體,以快速決策去應對整個大環境的不確定性,降低營運衝擊。
光決策下達還不夠!企業領袖得帶頭塑造文化
然而,即使領導者本身思維夠跳脫、決策下得夠迅速,也不等於企業就能 100% 轉型成功!整個營運體制的進化,很大一部分也落在員工身上,當員工出現反彈期或不適應期,領導者該怎麼採取正確的下一步?
黃明漢透露,神基科技在疫情初期也遇到類似情境,他自己當時跳出來帶頭用 Microsoft Teams 做直播、主導線上會議,公司也投入資源來輔導、訓練員工使用遠距協作平台和工具,當數位科技帶來方便和實際益處,大家自然也會逐漸接受。
由於員工對公司是有認同感的,領導者應選擇少用 challenge 或質疑的態度來,而是用包容的態度來看所有的一切。想達成不間斷的營運,員工給予信任會是一道重要的檻,領導者的心理素質也會同時被彰顯出來,在關鍵危機時期,更該把公司、員工的利益綁在一起,彼此攜手跨過難關。
訓練 AI 數位韌性,打造企業的最適生存 DNA
談到企業韌性,就不得不談數位科技。陳慧蓉說,企業培養內部員工成為數位人才、做體制改造,現在是很好的時機,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未來 5 年,預計有九千七百萬個科技型工作會出現,全世界都在競爭如何對外招聘最好的人才,但企業不如也把目光拉回眼下,現在就從自身出發做數位轉型、賦能既有員工。
對許多企業來說,AI 是企業韌性的基底和演化要素,提早投入開發,危機存亡時刻自然會看見效果。不過,領導者必須認知,AI 創新不會憑空發生,也不會只發生在一群數據科學家之間,而來自於來自業務、數據分析、IT 等團隊的彼此串聯和支援。
企業領袖應主動鼓勵員工去挖掘創新元素,從 AI、數位科技的角度來改善公司經營效率,這樣的思考過程,會是企業未來勝出的關鍵,也才是企業韌性的根基所在。
不過,陳慧蓉也提醒,轉向數位化的同時,資安守則絕不能遺漏。亞太地區遭受勒索軟體攻擊的比率,比疫情爆發前平均提升 2.4 倍,台灣更是五大熱區之一,提前部署資安防護不可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