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愛可以緩解鼻塞!盤點 8 個 2021 搞笑諾貝爾獎冷知識

sex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鼻塞怎麼辦?除了吃藥之外,性愛也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式!而研究出這個方法的科學家,得到了 2021 年的搞笑諾貝爾獎。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還有什麼有趣的發現呢?(責任編輯:郭家宏)

本文經 AI 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 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連繫出處
作者:量子位

性愛可以緩解鼻塞、潛水艇上如何滅蟑、人長鬍子能增加抗擊打屬性。看著這熟悉的感覺就知道,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它來了!

在疫情的影響下,第 31 屆「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依舊無法在哈佛大學舉辦頒獎典禮。(沒看錯,就是 forever 第一屆)

嗯,獎盃也是一如既往的有調性:由獲獎者自行透過 PDF 列印,非常能展現這屆的工程主題。此外,今年的物理學獎和動力學獎項還發生「大撞車」,居然是同題研究。

咳咳,就不多劇透了。搞笑諾貝爾獎到底有多搞笑,往下看!

運輸學獎:犀牛倒掛比較不傷心肺

全新獎項運輸學獎,來自 12 頭被倒吊了 10 分鐘的犀牛。

倒也不是真的閒的沒事讓犀牛玩倒掛,而是針對非洲地區由於棲息地退化而被迫轉移的犀牛。所謂「轉移」,就是將動物麻醉後由直升機倒吊著運走。

康奈爾大學的獸醫 Robin Radcliffe 就很疑惑:麻醉再倒吊,牛牛們的心肺功能真的大丈夫(日文,意為:沒問題)?於是他和同事在南非國家納米比亞與當地部門合作,將 12 隻黑犀牛以側臥和倒吊兩種姿勢懸空。

實驗證明,犀牛在側臥時,血液流動會產生位置效應,肺的下半部分會比上半部分獲得更多的血液來進行氣體交換。而比起側臥姿勢,10 分鐘之內的倒吊並沒有對心肺造成更大的傷害。

根據團隊成員透露,水牛、河馬、長頸鹿都已經進入了他們未來的「倒吊」計劃中。

昆蟲學獎:潛水艇該如何滅蟑?

你永遠無法想像蟑螂還能出現在哪些地方。美國海軍的一個研究小組站在潛艇裡表示:是的,我們也沒想到。

於是,John Mulrennan 和他的一眾同事用 8 艘潛艇做了一個對照分組實驗。其中 3 艘潛艇使用 2% 的丙硫磷來誘殺德國大蟑螂。剩下的潛艇則噴灑 6.5% 含量的敵敵畏(一種殺蟲劑,已被歐盟禁用)。

最後,他們在採集了通風前後潛艇內的空氣樣本,並觀察了滅蟑情況後,得出結論:敵敵畏可以對潛艇上的蟑螂造成 97% 以上成功率的初見殺!

而這項 1971 年的研究,也成功奪得了 2021 年搞笑諾貝爾獎的昆蟲學獎。

生態學:嚼過的口香糖能研究細菌

嚼過的口香糖,也能被科學家變廢為寶?是的,它還不是一無是處,至少上面黏著人類口腔裡的細菌。

來自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的 Leila Satari 就收集了來自五個國家的廢棄口香糖,檢測了上面的菌群變化,然後發現人類口腔菌群組主要以鏈球菌、棒狀桿菌為主。

與此同時,他們還自己嚼了 13 個不同品牌的口香糖,然後把它們黏到大街的人行道上,12 週後再觀察上面的細菌發生了哪些變化。

結果表明,口香糖上面存在的人類口腔微生物群會逐漸被自然環境中的菌群取代,而且它們還會在口香糖上存活很長一段時間。

生物學獎:貓主子不止會喵喵叫

以後學貓叫,不要只是喵喵喵喵了。因為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員 Schötz 發現,貓主子其實精通「咕嚕咕嚕、吱吱、嘶嘶、嗷嗷」等十餘種叫聲。

例如在牠生氣、痛苦、感覺到壓力時,就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看到鳥後會發出嘰嘰喳喳的聲音。在吃東西時,發出的喵喵聲會比較明亮,而去醫院時的喵喵聲就會更加低沉。

Schötz 得出這一結論,是基於對自己家三隻貓貓的觀察和記錄,先後產出了共 5 篇論文。

而且她還提出了更多假設:貓會不會有意識地在不同環境裡調整自己的叫聲?貓主人能不能「聽懂理解」貓的叫聲?

現在,她和她的團隊已經獲得了一項名叫「喵喵」的項目資助,之後還將研究更多貓主子的叫聲。

和平獎:最好的防禦是鬍子

男性在打架時,鬍鬚能夠透過吸收和分散鈍性衝擊力,以此保護面部皮膚和骨骼。

美國猶他大學的科學家們靠驗證這項假設,勇奪和平獎。他們用一種環氧樹脂複合物模擬人骨,覆蓋上有毛、拔毛、剪毛三種羊皮,然後放入測量儀器中被捶。實驗證明,與被拔除或被修剪過的樣本相比,毛髮旺盛的皮膚能多吸收 37% 的衝擊力。

因此,面部蓄鬚不僅有雄風,也能在真實環境中保護臉部骨骼的脆弱部分,減少皮膚的撕裂和挫傷程度。

鬍子,讓世界和平。

物理學獎&動力學獎:行人為什麼相撞

今年的物理學獎和動力學獎的研究內容發生了撞車,而撞車的內容恰好也是「撞車」。

路上的行人為什麼會發生碰撞呢?出於這樣的疑惑,物理學這邊的 Alessandro Corbetta 利用幾百萬條觀察實驗中所獲得的真實行人軌跡,提出了一種定量模型。這一模型基於朗之萬動力學(Langevin Dynamics),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並預測行人間的相互作用,包括碰撞事件。

而動力學獎得主則來自日本的村上久史(Hisashi Murakami)及其同事。他們基於群體動力學和決策研究得到結論:

行人之間的相撞和避險事件,本質上都是個體間自發進行互相預測,從而形成的一種具有突發性質的模型。

化學獎:電影是否恐怖?聞觀眾呼出的氣就知道

這次的化學獎,頒給了一群在電影院裡做實驗的科學家。

德國科學家 Jörg Wicker 等人在觀眾觀看電影時,用質譜儀檢測了電影院裡的空氣,發現人類在不同的情緒狀態下,由於呼吸和脈搏發生變化,釋放出的代謝物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完全掩蓋自己的真實情緒,不止要控制表情、動作和語言,還不能喘氣。

而且,在觀看到同一場景時,不同人的脈搏和呼吸頻率會一致發生變化。其中播放懸疑片和喜劇片時,人們的變化效果最為明顯。

所以這項研究能有啥用嗎?

科學家們表示,電影在評級時都是評委的主觀判斷,可能不夠準確。現在用上這種檢測方法,就能透過人釋放出的氣體,來更加客觀地評定電影等級了。

醫學獎:啪啪啪可以有效緩解鼻塞

此前有研究表明,鍛鍊身體和荷爾蒙的變化,都能緩解鼻塞。那運動 + 荷爾蒙呢?

於是,Olcay Cem Bulut 等人找來了 18 對異性戀夫婦,來監測他們在性交前、高潮結束時、高潮 30 分鐘、1 小時、3 小時後的鼻腔充血情況。試驗後第二天,讓參與者使用緩解充血的藥物後再重複該試驗。

而且研究人員還考慮了性別平等的問題,只有夫妻二人都經歷過性高潮時,才能算作一次有效數據。

研究表明,啪啪啪確實可以有效緩解鼻塞達 1 個小時,這個效果差不多在 3 個小時後會消失。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考慮了單身狗的情況,將進一步研究在自己嘿皮時,鼻塞是不是也能被緩解。

2022 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已經開始讓人期待起來了呢。

2021 搞笑諾貝爾獎名單

參考資料:PhysOrgBBC

(本文經 AI 新媒體量子位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性高潮可治鼻塞,胡子让世界和平,犀牛倒吊利好运输……又一届搞笑诺贝尔奖公布了〉。首圖來源:Max Pi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