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近日,台積電在高雄設廠成為了媒體關注焦點,為了與台積電競爭,再次挑戰晶圓代工業務的英特爾,則打算在歐洲建廠,這也是季辛格上任以來,要將英特爾打造成足以與台積電 PK 的晶圓代工廠的最新舉措之一。是否這次英特爾能夠拉近與台積電的差距呢?(責任編輯:陳宜伶)
企業深受晶片缺貨所苦之際,全球晶片商無不加緊腳步深化產能布局,英特爾計劃未來十年投資 800 億歐元(近 950 億美元)於歐洲設廠,並宣布暫時將愛爾蘭工廠作為車用晶片生產據點,幫助緩解晶片產能不足問題。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計劃在歐洲打造 2 座晶片廠,並在未來十年將投資規模逐步擴大至 800 億歐元,以滿足電腦、汽車和各類智能產品源源不絕的晶片需求。
自從疫情爆發導致全球半導體嚴重短缺後,各大車商無不積極確保晶片來源,Alix Partners 數據顯示,晶片荒將導致今年汽車銷售額損失 1,100 億美元。
♦ TO 推薦閱讀:歐洲有三大半導體業者,為何還會碰上車用晶片荒?
英特爾對此表示,計畫未來 6 到 9 個月開放愛爾蘭工廠的部份產能,為其他公司生產車用晶片,同時建立晶片設計團隊,幫助調整設計,但沒有明確說明開放的產能規模。
英特爾 CEO:車用晶片需求有望翻倍成長
季辛格預計,未來十年,車用晶片市場規模可望翻倍成長,且隨著駕駛輔助、觸控螢幕及其他需要更多處理能力的功能問世,屆時半導體將佔高階汽車市場原物料成本的兩成以上,遠高於 2019 年的 4%。
為了與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競爭,英特爾試圖跨足晶圓代工業務,歐洲建廠計畫為季辛格上任以來,將英特爾打造為全球主要晶片代工廠的一連串計畫中的一部份。
♦ TO 推薦閱讀:台積電為何考慮在熊本設廠?了解九州半導體的發展歷程
今年 3 月,季辛格承諾耗資 200 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立 2 座工廠,且後續又投入 35 億美元於新墨西哥州的拓展計畫,新廠位置預計年底前作出決定。
近月來,季辛格更積極與歐盟成員國政治人物會面,盼為英特爾在歐洲的擴廠計畫取得財政補助,使新廠更具競爭力
除了歐洲擴廠計畫,英特爾在自動駕駛領域也取得長足進展。季辛格週二表示,明年起,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 Mobileye 將在以色列和德國展開自駕計程車試點服務,與德國知名汽車租賃公司 Sixt SE 在當地合作的業務,十年後有望以共乘服務形式在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推出。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深化全球產能布局 英特爾計劃十年砸800億歐元赴歐設廠〉。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