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聯網商機快速發展,SpaceX 預計最快 2022 年在台灣開台,讓大家體驗衛星上網的便利。但除了手機等設備的聯網,太空物聯網也隨著衛星技術而發展,並且已經有了科研、產業上的應用。
微軟、亞馬遜正在進行太空物聯網的研究
物聯網正在快速擴展,但地球上仍有許多基礎建設不良的區域,難以透過地面基地台的設備聯網,而來自太空的物聯網就是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案。目前,一些科技巨頭正在進行太空物聯網的相關實驗,要讓物聯網從地表起飛到太空,開拓更廣大的應用與商機。
以微軟 Azure 為例,它正在開發帶有感測器、鏡頭與無線電的氣象氣球,在超過 9 萬英呎(27 公里)的高空,透過微軟雲端與地面站溝通的遙測技術。這項實驗,有助於分析來自衛星與航空器的即時數據資訊。
♦ TO 推薦閱讀:馬斯克、貝佐斯有了新敵手!保時捷為何要投入太空產業?
歐盟也投資一項名為 IoTEE(Internet of Things Everywhere on Earth)的專案,研究國際太空站中的低功率衛星與地面設施間的遙測技術。這個專案的目的,是在太空站的幫助下擴大物聯網視野,並帶來成本上的效益。而 AWS 也與銥衛星(Iridium)合作,進行衛星物聯網的研究,提升亞馬遜的物流效能。
低軌道衛星是發展太空物聯網的理想選項
從衛星上來看,低軌道衛星的體積較小,成本較低,是發展太空物聯網的理想選項。澳洲新創 Fleet Space Technologies 開發只有鞋盒大小的衛星,並且成功發射到太空,也接收到相關的合作請求。未來,這類衛星可能是發展太空物聯網的關鍵。
♦ TO 推薦閱讀:為什麼選擇上太空?在全新太空時代,台灣發展產業的重大機會來了!
另外,馬斯克近日對 NVIDIA 併購 Arm 表示反對,因為特斯拉自研晶片就採用 Arm 架構,SpaceX 衛星內也有 Arm 架構的晶片,併購可能會影響到特斯拉與 SpaceX 的競爭力。許多企業積極布局太空物聯網商機,而科技巨頭也從地表打到外太空,爭搶自己在太空的話語權。
參考資料:IoT Tech Expo、鉅亨網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xfu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