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在 AI Day 上,馬斯克發布人形機器人 Tesla Bot,這真的會是特斯拉的未來產品,還是只是個夢?
外媒 The Verge 表示,以波士頓動力為例,他們花了 10 年以上的時間,才開發出能靈活行動的人型機器人。至於特斯拉能否如馬斯克所說,在 2022 年打造出原型機,最後造出行動自如的 Tesla Bot,不是不可能,但也不能太樂觀,畢竟人形機器人跟電動車是不同的技術。(責任編輯:郭家宏)
「鋼鐵人」馬斯克在 Twitter 上可謂一呼百應,就連發個徵才會的通告都有十多萬人按讚,上萬人轉發:
雖然名字酷炫至極:AI Day(人工智慧日),但事實上,這個活動很可能是個「徵才會」。這不,馬斯克自己也說了,這一屆 AI Day 的唯一目標,就是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 AI 人才加入特斯拉:
這是自從特斯拉去年 10 月徹底裁掉了整個 PR 部門之後,舉辦的第二次,也可能是該公司今年的最後一次公開活動了。
為什麼開個徵才會都要搞得如此大的陣仗呢?還不是因為特斯拉真的是留不住人。最近,已經在公司勤勤懇懇了 11 年的汽車業務高管 Jérôme Guillen 宣佈離職。除了 Guillen,特斯拉在 AI 方面的團隊,特別是負責自動/輔助駕駛技術研發的團隊,人員流動率也不低。
可能這也是為什麼特斯拉的相關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和技術,一直備受指責質疑安全性不足,且至今未能達到預定的 L4/5 級別的原因。本週,美國政府還宣佈啟動了對 Autopilot 以及相關輔助駕駛功能的調查。
再這樣下去,馬斯克的「終極計劃:第二章」(Master Plan: Part Deux)就要跳票了!
終極計劃第二章的第三條:透過大規模的車隊學習,開發出比人工駕駛安全 10 倍的自動駕駛能力
所以,特斯拉才要大力地招人!招人!
這次 AI Day,就是為了招人這個目的而舉辦的。為了吸引最優秀的 AI 人才,這次特斯拉真的把家當全都搬出來了:
這次,特斯拉展示了其內部用於 Autopilot/FSD 自動/輔助駕駛演算法訓練、數據標註的超級電腦 Dojo:
特斯拉也公開了「路測模擬器」,一個用來「憑空」生成更多虛擬的路測數據標註數據集的系統。它包括了上千種獨特的汽車、行人和物體模型,目前已經為特斯拉積累了數千英里的虛擬路測數據:
更酷的是,馬斯克還首次公開宣佈特斯拉正在打造一款「通用型」人形機器人的消息!
開個玩笑。其實是下面這個。這款機器人叫做 Tesla Bot:
接下來,讓我們更詳細地了解一下這次 AI Day 的主要內容。
Dojo 超級電腦:提升 Autopilot/FSD 效能的關鍵武器
雖然 Autopilot/FSD 的表現並不穩定,最近也因為捲入多起事故而備受指責,但毫無疑問,特斯拉仍然是在真實駕駛環境裡投放自動/輔助駕駛技術的規模最大的汽車公司。
為了保證 Autopilot/FSD 的持續進步,特斯拉需要經常更新它們背後的神經網絡模型。模型的更新需要更多的數據、更大規模的訓練和更強大的計算性能。事實上,現在特斯拉已經感覺市售的硬體無法滿足它的需求了。
所以從 2019 年,特斯拉開始了一個神秘的專案 Project Dojo。而這次,我們終於一睹它的真面目:一個可以無縫連接,實現超大規模分散式運算、超高 I/O 頻寬的多晶片模組(MCM)超級電腦。
Dojo 的核心是特斯拉自主研發的 D1 處理器:採用 7 nm 製程工藝,單片包含 500 億枚電晶體,線路長度高達 11 英里。處理器採用了完全自定義的指令集設計,32 位元浮點運算性能可以達到 22.6 TFLOPs。其熱設計功率高達 400 W。
另外,特斯拉方面宣稱 D1 處理器的 I/O 頻寬是目前行業最頂級網絡晶片的兩倍水準。
特斯拉宣稱,D1 處理器在浮點運算性能和片外頻寬(Off-chip Bandwidth)上,都遠遠領先於 Google 的 TPU 和其它頂級科技公司自己用 GPU 打造的分散式運算陣列的水準:
超高的片外頻寬尤為重要,因為對於特斯拉而言,D1 Chip 不是一枚一枚用的,而是可以 1,500 枚晶片整合陣列。
再把 25 個陣列放在一塊晶圓上,就形成了一個訓練模組(Training Tile)。這才是 Dojo 超級電腦的單元核心。
特斯拉宣稱 Training Tiles 是目前世界上已完成開發的最強大的多晶片模組。
當然,為了確保在模組化、規模化之後,每一枚 D1 處理器仍然能夠保持最高效率運行,模組在 I/O、供電、散熱設計等問題上,都面臨巨大的挑戰。
這一點倒是難不倒特斯拉。馬斯克也在會上說:「我們畢竟是一家高科技汽車公司,在處理關鍵運算設備散熱問題上有很多的經驗,這些經驗也可以套用到 Dojo 上。」
Training Tile 模組採用直流電直接輸入模式。單枚模組的總電流高達 18,000 A。模組上方是一塊巨大的液冷散熱單元。據 Dojo 團隊人士透露,這個散熱單元可以實現對整個模組 15 kW 功率的散熱。
這還沒完!
接下來,特斯拉還會再把 Training Tiles 組合起來,每 6 個模組一個機櫃:
再把機櫃之間連接起來,還能夠繼續保持單個模組的理論頻寬水準:
變成最終的完全體:Dojo ExaPod 將是世界上(理論)最快的 AI 訓練超級電腦。
• 120 枚 Training Tiles 模組
• 3,000枚 D1 處理器
• 超過 100 萬個訓練節點
• 高達 1.1 ExaFLOPS(16 位元浮點)運算性能
此外,特斯拉還為 Dojo 系統加入了虛擬化設計,可以針對訓練使用需要進行分區。這就變成了 DPU:Dojo Processing Unit。
接受採訪時,馬斯克也表示,目前 Dojo 系統的首要任務是服務特斯拉自己內部需要,包括並不限於路測數據標註、模型訓練、跑模擬環境生成更多路測數據等各類任務。
但是,Dojo 本質上是一個 ASIC 屬性的計算設備,也就可以被看作是一個通用型的神經網絡訓練設備。未來,不排除 Dojo 也是可以提供給其它機構使用的。
下圖顯示了 Dojo 的軟體堆疊:
Dojo 的宣佈,讓特斯拉搖身一變,也終於成為一家晶片公司了。難道任何屬性的科技公司,最終都會殊途同歸,變成晶片公司?
從目前公開的資訊來看,Dojo 簡直太酷了。但是需要明確的是,特斯拉上週才剛剛完成了首個 Training Tile 的工作測試,成功在這個模組上面跑了 Autopilot 部門老大、AI 大神 Andrej Karpathy 開發的的 minGPT 模型。
(也就是說,不管今天特斯拉怎麼吹 Dojo,後面這些超級電腦的部分,都還是在放衛星……)
Tesla Bot 人形機器人:將搭載特斯拉電動車的感測與運算技術
之前早有業界傳聞特斯拉正在開發機器人,沒想到是真的。在臨近本次 AI Day 尾聲的環節,馬斯克突然搞了一個 One More Thing,向大家隆重介紹這款機器人:Tesla Bot。
馬斯克還邀請 Tesla Bot 上來表演了一段魔性的舞蹈。它活動自如、姿態優美,把波士頓動力整個慘電!
當然,這又是馬斯克的玩笑,真的機器人,現在還不能動……
馬斯克說:「和 Dojo 不一樣的是,Dojo 是真的,Tesla Bot……也會是真的。」也就是說,目前的 Tesla Bot 還只是個殻而已。
至於為什麼要做 Tesla Bot,馬斯克解釋道:「其實說來,我們特斯拉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公司之一了。你換種方式思考,我們的汽車,其實就是帶輪子的智慧機器人。」
(幾年前的版本還是「會跑的 iPad」呢!)
馬斯克表示,把特斯拉在機器人、感測、AI 等技術上的進步植入到一個人形機器人上,好像是有點意思的。
馬斯克說:「(這個機器人)當然是對人類友好的。」它的使命,是代替人類,去完成危險、重複和無聊的工作。
Tesla Bot 的身高是 5 尺 8 寸(大約 172 cm),體重 150 磅(約 68 kg),行進速度為時速 5 英里(時速 8 公里)。
Tesla Bot 是一個人形機器人。但它的頭上不會有五官,而是一個螢幕,顯示一些對用戶有用的資訊。它的全身包括總共 40 個電動關節,特別是在手部,包含了總共 12 個馬達控制的關節。
驅動 Tesla Bot 的則是一塊 FSD 處理單元,也就是今天大部分支援 FSD 的特斯拉車型都有的車載電腦。機器人的眼睛,則是幾枚 Autopilot 系統的攝影鏡頭。
基本上,把特斯拉汽車裡的零部件和軟體功能拿下來,七七八八拼湊出一個人形機器人,這就是 Tesla Bot 了!
對於 Tesla Bot,馬斯克的初步設想是讓用戶可以對他提出簡單的命令,例如「把那個燈泡裝上去」之類的,它就可以執行。Tesla Bot 是一個「泛用型 AI 機器人」,而非那種更加複雜的,涉及到人機智慧型交流的機器人。
智慧型機器人開發、模擬超耗時?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提供你善用雲端加速機器人開發的技巧!
「我們對於 Tesla Bot 的設計指標,是讓你可以輕鬆地躲開它(不被它追上),而且有很大的機會制服它。」馬斯克邪魅地一笑……
「最好這樣的情況不會發生,但誰知道呢。」
目前,Tesla Bot 還處於非常早的開發階段。馬斯克也在台上展示了一台(還不能動)的原型機,並且透露能工作的原型機應該明年能造出來。對於是否、何時要正式進入機器人(特別是特指的人形機器人)的產業,他自己也沒有個明確的想法。
特斯拉雖然有種種問題,但不可反駁的是,這家公司能夠走到今天,靠的真就是對科技創新的瘋狂追逐,和馬斯克本人強烈的、誰都無法阻擋的意志。
所以特斯拉能真的造出 Tesla Bot 嗎?答案肯定是沒問題。未來它能派上什麼用場?目前真的沒人知道。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Tesla Bot 可以取代特斯拉在全球各地的汽車製造工廠裡面的工人。他們的工作確實危險、重複且無聊。
延伸閱讀
• 【單手翻牆、斜坡奔跑】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又 GET 新技能啦!背後驅動的 3D 技術是?
• 重建 Google 機器人夢?Alphabet 全新子品牌從「機器人軟體開發」搶進市場
• FedEx 送貨機器人登陸日本,台灣物流有辦法像 Amazon、阿里巴巴「零接觸」配送嗎?
(本文經合作夥伴 品玩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最强超算,还有跳舞机器人:“芯片公司”特斯拉的“招聘会”又酷又搞笑〉。首圖來源:Te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