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通路」最後一塊版圖,統一會吃下台灣家樂福嗎?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曾經街角上常見的頂好,漸漸被家樂福取代了,在台北市區幾乎每過幾條街,就會看到一間家樂福;最近家樂福無視股權出售消息干擾,還打算在南港區打造迷你量販店。今(18)日家樂福發言人蘇小真對此回應道,目前總部正在休暑假,還無法求證,總部也沒任何訊息。如果出售訊息為真,究竟台灣家樂福的股權最終會落在誰家呢?(責任編輯:陳宜伶)

全球第 2 大零售通路法商家樂福,近期 2 度傳出要出售的消息。

為何在台耕耘 30 年的量販龍頭要出走?被點名的買家們各自又有什麼盤算?

8 月 18 日,家樂福新型態南港店正式開幕,未來將提供更深入社區的全方位購物服務。但,早在前 1 周,法商家樂福(Carrefour)二度傳出打算出售台灣業務消息,讓人好奇全球第 2 大零售通路對台灣市場的盤算。

儘管台灣家樂福第一時間否認傳聞,發言人蘇小真也在開幕記者會中說總部休假中,因此還無法求證,但《今周刊》採訪多位併購、零售專家及供應商後發現,這個消息早在業界流傳。一名知情人士甚至透露,「台灣家樂福高層都早已知道此事,只是賣家還沒談妥才遲未公布。」

業界人士:台灣家樂福營運好,母公司想要賣在高點很正常

家樂福總部打算出售台灣業務一事,並非空穴來風,2 年前,家樂福正式撤出中國。今年,家樂福董事長兼執行長班巴爾(Alexandre Bompard)也直言,「將開始考慮新的戰略計畫,資產審查將是正常程序。」留給外界許多想像空間。

「從母公司角度,會想要資產活化很正常,畢竟它(家樂福)的亞洲市場只剩下台灣,從投資報酬率角度,大概會認為這樣的資產配置不夠理想。」曾參與國內多個大型併購案的台灣產業創生平台董事長黃日燦指出。

他分析,家樂福近年在台獲利雖穩健,併購頂好、高檔超市JASONS 後,去年營收更超過新台幣 740 億元、稅後純益 19.4 億元,寫下歷史新高。但就算再擺 10 年,最多也就為母公司賺進上百億元,不如趁著營收表現佳時賣出,讓 530 億元一次入袋,集團手上將更有充裕現金去擴充近年積極布局的拉丁美洲版圖。

路透報導,家樂福已聘請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承銷,交易金額為 16 億歐元(約 530 億元新台幣)。

儘管許多併購專家認為金額偏高,但除了私募公司外,國內也有有多家「不缺錢」的業者被點名,包括統一、遠東和全聯,也讓外界好奇台灣家樂福奇貨可居的原因?

通路專家分析,台灣家樂福在全球市場占比雖小,但 30 年來穩坐量販店龍頭,光是量販通路市占率就高達 3 成,去年又併購頂好超市,全台總店數一舉突破 300 家,躍上超市老二地位。

大股東統一最後拼圖 呼聲高

持有台灣家樂福 4 成股權,擁有優先承購權的統一集團,是這次家樂福出售案呼聲最高的買家。儘管統一不願回應,但台大國企系主任連勇智認為,全通路已是未來零售趨勢,目前統一的版圖囊括食品、超商、百貨、飯店、美妝等通路,超市和量販可說是最後一塊拼圖,從策略意義來說,確實對該集團有所助益。

「全通路這件事,統一在高清愿主導時期就想做,當時有時空背景限制,現在的團隊應該會更積極去推動。」他分析,無論統一、遠東和全聯都在建置自己的會員系統。而家樂福在 2015 年時就做電商,2018 年進行數位轉型,會員數高達 870 萬,若是能利用這些大數據找出消費者使用習慣,將更有利集團策略布局。

870 萬會員大數據 藏商機

只是,統一雖然是台灣家樂福最大外部股東,但多年來都未曾涉足家樂福台灣經營團隊,光是每年固定挹注的獲利就逾 7 億元新台幣,是否有必要花大錢買下家樂福自己經營,可能還是未知數。

閱讀全文…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 1287 期)

延伸閱讀

家樂福澄清「退出台灣」消息,專家透露:疫後台灣零售通路將大洗牌!
【零售戰場分析】全聯、統一超爭打外送服務,家樂福挾新併購店數蓄勢待發!
【防疫神器】待在家嘛愛呷青菜!手刀收藏「宅在家買菜」清單,別再讓長輩到市場人擠人

更多《今周刊》精彩內容

投資人哭了!道瓊連 5 天創高、台股卻連 9 天收黑,現在怎麼操作?分析師:台股未回到「這個價位」前宜減碼

「今日的阿富汗當然不是明日台灣!」 專家分析關鍵6大差異

台股跌破萬七 許多「韭菜」一次跌跤就虧掉本金!林成蔭:問題出在這裡

(本文訊息由 今周刊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 [email protected] ,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