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RISC-V 開源架構,號稱是「晶片界的 Linux」,近幾年中美關係緊繃,中國為了擺脫歐美對 x86 和 ARM 架構的控制,自主掌握晶片設計,也開始將眼光放在了 RISC-V 技術。這次英特爾加入了 RISC-V 生態系,等於是讓英特爾在晶片設計和代工上更有競爭優勢,也讓採用 x86 和 ARM 架構的對手,如台積電、蘋果、AMD 備感威脅。(責任編輯:陳宜伶)
矽智財廠晶心科於 17 日召開法說會,針對市場傳言英特爾有意收購 SiFive,董事長林志明指出,對於該收購案樂觀其成,主要因英特爾在 CPU 產業扮演重要角色,加上其積極發展晶圓代工,有助擴大 RISC-V 市場規模,也期待晶心科未來有機會成為英特爾的合作對象。(TO 編按:RISC-V 是一種免費開放原始碼指令集架構(ISA),透過開放協作標準來開發處理器。)
英特爾加入 RISC-V 生態系,中美市場有望通吃
林志明表示,現今仍存活在 RSIC-V 產業中的供應商,都會是規模相對較大的公司,且這些公司要跨入上市階段相當不容易,如 SiFive 成立至今,就已經燒掉快 5 億美元,因此經營 RISC-V CPU,產品技術與策略皆相當重要,並非只有產品本身。
林志明坦言,若英特爾收購 SiFive 後,以英特爾自身在 CPU 產業的重要性,加上其現今發展晶圓代工的策略,將對 RISC-V 產業有正向影響,並期望英特爾以中立的態度加入 RISC-V 生態系,也不排除晶心科有機會成為英特爾晶圓代工的矽智財供應商。
TO 編按:自從中美貿易戰開打後,中國擔心歐美專利控制的 x86 和 ARM 架構會變成自己在晶片研發的弱點,便積極尋求自主研發晶片設計,他們便看中了開源架構 RISC-V 市場的潛力。
如今英特爾有意開拓 RISC-V 架構,等於是讓自己在晶片代工和晶片設計上,比台積電、蘋果、AMD 更有優勢。
RISC-V、V3 持續扮演晶心科雙引擎
展望下半年,林志明指出,受惠 TDDI、MCU、WiFi、藍芽、物聯網、5G 等應用持續熱絡,樂觀看待下半年營運,尤其看好物聯網有相當多的可能性,包括智慧門鎖、智慧監測系統,5G 則有小型基地台、手機內建的控制晶片等。

針對業務發展,林志明補充,晶心科今年上半年權利金較去年同期成長,以 RISC-V、V3 來看,去年全年 RISC-V 僅占整體權利金的 0.5%,今年上半年則約 1%,RISC-V 權利金成長趨勢不變,V3 架構也持續貢獻營收。
至於授權金方面,林志明說,儘管現今晶心科的研發資源多著重在 RISC-V,不過,今年上半年 V3 架構占整體授權金約 10%,顯見仍有客戶取得 V3 授權,用於開發 V3 的處理器,因此整體業務成長有 RISC-V、V3 雙引擎。
延伸閱讀
• 【IDM 2.0 三大技術重點】以奈米為基礎的命名已過時!英特爾提出製程節點的全新命名方式
• 英特爾更改製程名稱,其實是為了彎道超車!陸行之:台積電不能輕敵
•密謀拿下 AMD 前身,傳英特爾大動作收購全球晶圓代工 4 哥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晶心科董座:英特爾收購 SiFive 有助擴大 RISC-V 市場規模〉。首圖來源: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