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律調節器,圖片來源:Wikimedia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手機問世後,出現不少「手機電磁波會影響心律調節器」的傳言,也有醫師出面解釋 ,病患在使用手機、電視機等電子設備是不會干擾心律器的。
隨著 iPhone 12 與無線充電配件 Magsafe 上市,用戶也開始擔心手機是否會隨著無線充電的效力增強而影響心臟相關醫材,為求謹慎,蘋果在今年初在官網發布公告提醒用戶,使用 iPhone 12 及 MagSafe 配件的時候應保持安全距離,如今不只 iPhone 12,就連 AirPods 都要離心律調節器遠一點。(責任編輯:陳宜伶)
今年六月初,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針對蘋果 iPhone 12 Pro Max 做了項研究,研究人員取來 14 款植入式的心律調節器與去顫器,接著把 iPhone 12 Pro Max 拿到僅有 1.5 公分的近距離,結果發現 14 台裡面有 11 台功能受到影響,而實驗中這台 iPhone 12 Pro Max 甚至還在原廠包裝裡沒被拆開。

螢幕顯示用戶的植入式心律調節器暫停運作(紅色箭頭),此時研究人員正將 iPhone 12 放置在患者的胸前(綠色箭頭處),同時用透視圖顯示出 iPhone 12 的電磁鐵陣列(黃色箭頭)。
此外,今年年初美國心臟專科期刊《 Heart Rhythm Journal 》上的研究文章也有了類似發現。密西根州三位醫生同樣拿著 iPhone 12 靠近一位病患的植入式心律去顫器(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該醫療儀器立即自動進入「暫時中止」狀態,直到測試結束醫生把手機拿開。
電磁波更強,iPhone 12 系列更容易導致心律儀器失能
專家認為由於 iPhone 12 搭載無線供電 Magsafe 功能,故手機內搭載的磁鐵電磁波更高,強度更甚前代機型。
吳麥可醫生(Dr. Michael Wu)是位心血管領域的研究專家,兼任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醫學院副教授,他表示:「長久以來我們都知道,磁鐵可能會影響植入性心血管治療電子儀器的正常運作,然而我們非常驚訝 iPhone 12 機型所使用的磁鐵,磁力竟然那麼強。」
他解釋,通常醫療儀器通常都有安全模式的設計,當過於靠近強力磁鐵,就有失去應有功能的風險。舉例來說,心律去顫器可能會無法偵測到病患的心律不整,或者一台心臟調節器(Pacemaker),可能會因誤判而啟用「非同步模式」。對仰賴儀器來調節心臟正常搏動的患者而言,上述醫材失能情形一旦發生,可能造成病患小則暈眩,大則失去意識,甚至錯過急需電脈衝刺激的瞬間而導致死亡。
TO 編按:上述研究證實了 iPhone 12 所採用的全新 MagSafe 功能,真的會造成心律調節器的功能失效,蘋果雖然早在今年 1 月時發出公告,提醒用戶讓 iPhone 12、Magsafe 與醫材之間保持距離,但根據蘋果近期的電磁波安全更新,不只 iPhone 12 被點名 ,蘋果幾乎列出了他家所有的產品。
蘋果坦承潛在風險:從 iPhone 12 到 AirPods 等 7 項產品都該離醫材遠一點
面對心臟專科學界質疑,蘋果在六月下旬也更新了官方支援文件,詳列出自家 7 項系列產品,若顧客有使用心臟起搏器、心律調節器等精密醫療儀器,都應該保持至少 15.2 公分以上的安全距離;如果該產品正在進行無線充電,就必須把距離拉開到 30.5 公分以上,以避免任何潛在的電磁波干擾和危害。
TO 編按:這 7 項產品分別有,AirPods 和其充電盒、Apple Watch 和它周邊配件、HomePod、iPad 系列產品和配件、iPhone 12 和無線充電 MagSafe、MacBook 。另外還有蘋果旗下的 Beats 耳機系列。
蘋果也在官方文件中提醒,若消費者懷疑手上的產品對醫療儀器造成干擾,就該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醫生與醫療儀器供應商。
至於未明列於名單內的其他產品,儘管同樣含有磁鐵,Apple 表示會對儀器造成不良影響的可能性很低。
電子設備為何造成干擾?病患又該如何自保?
手機、智慧手錶、無線耳機等,這些現代人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電子產品,往往包含高強度磁鐵(Magnets )這項零件。而磁鐵自然形成的磁場,就可能導致植入性醫療裝置如心律器、心臟起搏器,開啟內建的「磁鐵模式」,並暫時停用心律調節等相關功能,直到磁鐵被移開。

MRI,圖片來源:wikimedia
這類心臟裝置之所以會有這種「磁鐵模式」,是為了讓患者能順利進行特定醫療程序,像是磁振造影(MRI)掃描。在醫療院所中,此安全措施會由醫生操作,將強力磁鐵靠近植入性裝置,促使它進入磁鐵模式;一旦移除磁鐵便又會回到正常運作。
有鑑於此情形的潛在風險,針對植入性醫療裝置的使用者,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特別做出以下自保建議:
- 消費性電子產品應時時保持 15 公分以上的距離
- 請勿將消費性電子產品置於口袋中
- 如果家裡裝有監控系統,可用來測試該儀器是否正常運作
- 若出現相關症狀或有所疑慮,請主動告知醫療專業人員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蘋果官方公告:iPhone 12、MagSafe 會影響心律調節器,如何安全使用?
AirPods Pro 二代傳將搭載運動感測器,聽音樂還能記錄你健身!
【油耳朵福音】「無線耳機」清潔機誕生!AirPods 不再卡耳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