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0 年疫情大爆發至今,各個領域對於軟體技能的需求水漲船高,高薪、豐富的工作職缺吸引了更多人轉往學習程式編寫,或是培養多種程式語言的硬實力。
美國新創公司 Career Karma 在今(2021)年 4 月底發表了一項新的市場調查,旨在分析美國 2019 年學生參與 coding 營的人數變化以及這些營隊的規模成長幅度等,再接續分析這些營隊所提供的程式語言教學分別為何。
這些 coding 學習營多半是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提供一系列課程,讓學員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軟體開發方面的知識與基本素養,但是這種速成學習法卻不一定能夠在技能或經驗面滿足那些有抱負、野心的學員。那到底在這些速成班學習對於未來進入職場有沒有用呢?國外專門研發軟體的科技公司 Buildable 技術長 Max de Lavenne 分享了他在挑選 Junior Engineer 時的一些基本門檻,以及他對於坊間這樣速成班、訓練營的看法。
大部分密集課程僅教基礎知識,缺乏實戰內容
Lavenne 看過許多面試者在申請職缺時,卻連第一關面試的簡單測驗都無法通過,原因就出在他們自以為參加了 3 個月的密集訓練營後就可以獨立作業,開始求職後才恍然大悟。
在他眼中看來,這樣半路出家的學生多半只有學習到基礎知識,缺乏與市場需求相關的大量實戰經驗,程式教學營隊應該要向學員說明這一點。
俗話說的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端所該關注的不僅是工具本身,也應關心產業使用不同工具的背後含意。畢竟,學習程式編寫只能說是冰山一角。Lavenne 將這類營隊的課程比喻為「拿出字典把單字組合」,而非了解語言背後語法邏輯和各式文化之間差異的融會貫通學習。
除此之外,Lavenne 也提到許多營隊會為了搶熱潮只開設特定程式語言的教學課程,但這樣可能會顧此失彼。因為「熱門語言」不一定是日常開發作業裡的「常用語言」。
像 Python 這樣的語言表面上看起來輕鬆好上手,但實際上要能寫的乾淨俐落並不容易,如果沒能多元、廣泛地學習,可能在長期使用 Python 下養成特定習慣,這些習慣通常對工程師不是件好事。
有些語言就可以幫助學習者免於壞習慣的養成,像是 C# 和 Java。但也不代表他鼓勵開發工程師完全使用其他程式語言而非熱門語言,「C 或 C++ 這兩種我就不推薦,原因在於它們本身就太危險。」
建議:課程應安排專案工作,讓學生建立實戰經驗
那麼,想要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人,究竟該怎麼向雇主、面試官推銷自己呢?
實戰經驗永遠是關鍵。
Lavenne 坦白地講,大多數學生都會忽略這一點,覺得自己只要學完自然就有好工作。因此他也建議教學端應盡可能多安排一些專案工作或挑戰機會,至少可以幫助學員們掌握軟體開發週期各階段的實戰知識。
同時,Lavenne 也鼓勵每個有抱負的開發工程人員擁有一些自己專門的工具與技術。
「關於現在市場上暢銷的程式語言技術,無非就是所有與 web 和 API 有關的技術。現在許多軟體開發工程師都需要自帶 API、JSON 技能,XML 則逐漸被市場淘汰。」
如今,任何程式開發都將上雲,這意味著新人面試時若能展現自己對雲端平台有著具體且深入的知識,也有助於在雇主面前留下不錯的印象。
最後若營隊願意在往後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Lavenne 建議應始於有系統性的課綱,終於學員自身的實戰經驗培養,讓他們親身經歷失敗,才能累積出自己的一套程式技術。
參考資料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Flickr,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