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 Jane Hsu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生活省思】為什麼要閱讀?用科學數據告訴你閱讀的 4 個好處〉。)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疫情期間在家隔離,你都在做些什麼呢?除了追劇跟打遊戲,我們更應該利用這段時間來閱讀。本文作者 Jane Hsu 整理科學數據,指出閱讀的 4 項好處。(責任編輯:郭家宏)
大家有閱讀的習慣嗎?還是一看到書就覺得昏昏欲睡呢?我在五年前開始養成閱讀的習慣,明顯感受到自己的差異,有更多想法、思考速度快、文字組織能力增加,最重要的是,閱讀很大程度的提升寫作能力。現在網路上已經有非常多文章分享經驗與道理,說明閱讀帶來的幫助與好處;而我在這篇文章,將會分享多個實驗結果,連結我自身的經驗,以不同的面相來跟大家交流閱讀的重要性。
內容大綱
優點 1:閱讀可以增加腦中白質,激活大腦功能。
優點 2:加強文字能力,寫出來的作業、簡報、提案品質更上一層樓。
優點 3:閱讀有助於增加專注力與平靜,更能避免阿茲海默症。
優點 4:你知道嗎?閱讀可以增加你的社交技巧,加強人際交流!
優點 1:閱讀可以增加腦中白質,激活大腦功能
科學數據:
2009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 Timothy Keller 與 Marcel Just,針對閱讀能力做了研究。在一個為期 6 個月的閱讀實驗中,得出結論:在此訓練中,大腦區域中的白質體積增加,如此可改善大腦內的交流,激活大腦功能。且在接受訓練後的受試者,在後續可以更流暢的閱讀,增強閱讀功能,形成正循環。
另外在 2013 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透過 MRI 掃描,了解閱讀小說對於大腦的影響。邀請受試者在 9 天中閱讀小說《Pompeii》,結果顯示在閱讀期間與之後的幾天中,大腦連接性增加、越來越多的區間開始活躍起來。
來源出處:
Benefits of Reading Books: For You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c. 9: Carnegie Mellon Scientists Discover First Evidence of Brain Rewiring in Children
經驗分享:
開始閱讀後最大的改變是我變得更喜歡思考、享受想事情的過程,而過去的我是能懶則懶,全部交給別人想!高中同學對我最大的印象是,只要到了付錢或是有立場不同的場合,我就會退到旁邊去成為一個旁觀者,不參與討論;然而大學及出社會後,我改變了這樣的行為模式,在任何一個討論的過程中都積極參與、表達想法,在生活中也盡所能解決他人的問題。這個經驗沒辦法很直觀地跟大家說明腦袋是不是真的變得比較好,但可以顯現出我的大腦與行為模式,不斷在進步、蛻變,進而增加能力與志願!
每次在讀完一本書後,回頭檢視並且調整自己的想法,所以常常三個月前我說的理論,跟現在的觀點都完全不一樣,一直處在變動當中,同時也顯示想法的成長與改變。身邊的朋友也有同感,覺得每次看到我都覺得變得不一樣、講得內容也更多元!
優點 2:加強文字能力,寫出來的作業、簡報、提案品質更上一層樓
科學數據:
2019 在印度的尼西亞日惹艾哈邁德達蘭大學中,研究者想了解閱讀技能與寫作技能之間的關聯性,共邀請 52 位英語語言教育碩士生參與這個研究,以兩種問卷獲得所需的數據。數據顯示,閱讀習慣對寫作技能有顯著的影響
來源出處:
(PDF) Impact of reading on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經驗分享:
閱讀可以幫助寫作,最直觀的是你可以學習作者寫文章的技巧與架構,並複製到自己的作品中,減少建立 0 到 1 的過程;再來閱讀完不同的書籍後,印象深刻的內容會嵌入在記憶中,之後寫作時,可以更快神來一筆增添文章內容的深度與厚度。
培養閱讀的習慣後,我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寫作能力提升、而且寫的速度很快。在經營自媒體時,每一篇貼文完成的速度相較身邊的朋友還來得快,且擅長抓到亮點與重點;在工作中製作的簡報、提案,內容直觀而且精簡,常常會提供給同事作為基礎模板,再依據狀況與客戶不同,自行調整內容。
優點 3:閱讀有助於增加專注力與平靜,更能避免阿茲海默症
科學數據:
2009 年在英國的蘇塞克斯大學的研究者希望了解各種活動如何降低人的壓力,以測量心率與肌肉張力來評估,作為研究指標。結果發現閱讀書籍或報紙僅需 6 分鐘,壓力就會降低 68%,其他的活動數據提供參考,聽音樂 61%、喝杯茶或咖啡 54%、散步 42%。
2014 一項研究表示,閱讀可以刺激大腦活動,進而降低獲得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在 Rush Memory and Aging Project 中測試了 294 名受試者,大部分是 80 多歲,在他們生命的最後幾年每年接受記憶和思維測試。若越早開始刺激腦部(包含閱讀、寫信等),可以減緩得病的時間,或是病症相較輕微。
來源出處:
6 Scientific Reasons You Should Be Reading More
Keep Reading to Keep Alzheimer’s at Bay
經驗分享:
起初我是因為閱讀,而成功培養早睡的習慣!睡前拿起一本書,讀個 10 多頁,差不多就開始昏昏欲睡,如果大家也希望早點睡,非常推薦這個方法。
多數人時常感到焦慮與迷惘,多是因為競爭與比較的心態,不希望落後他人。在睡前閱讀時,我常常會敬佩自己,因為多數人不看書,而我卻能在一天的結束時拿起書本充實心靈,好像滿足了競爭與比較心態,因此感到平靜。
但真正能放鬆、或是能解放心靈的原因,更是因為我們都被社會的模範捆綁住,你我都不知道教條是好事壞,卻想方設法達到別人的目標。在閱讀的過程中,你可以隨著小說主角的歷險感到興奮刺激、在閱讀偉人自傳學習成功經驗的同時,了解他們也有苦衷與挫折、或是閱讀一本反社會指標的書籍,聽進多元意見,找尋真正適合自己的路線。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的作者透過為期一年,每個月制定目標來讓自己更快樂。我覺得作者與這個主題很有趣,在讀的過程我也學走了一些快樂的技巧,應用在生活中,效果很不錯 。最近在看《僧人心態》則是學習作者在出家過程中體會的正念與思考模式,一反過去愛看商業書籍的習慣,想了解不同觀點與處事方式,讓自己更為平靜與成熟。
優點 4:閱讀可以增進社交技巧,加強人際交流
科學數據:
哈佛大學發表一個實驗,說明閱讀小說可以增加理解力與同理心,進而增加社交技能。受試者包含 16 名女性和 10 名男性,年齡在 19 至 26 歲之間,他們會閱讀小說、雜誌與其他來源共 52 篇短文,且在過程接受 MRI 的腦部掃描。發現在閱讀小說時,會激活腦中一個單獨的區域。研究人員認為,閱讀小說可以提高社交技能,可能是因為讀者對於他人更能共感、同理,這在閱讀小說中,經常需要融入主角的想法,並且想像自己身處場景。
來源出處:
Reading Fiction May Enhance Social Skills
Study: Reading Will Improve Your Social Skills
閱讀完《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後,看著心理諮商師如何與病人互動、大家平常在面對的壓力與解決方式,每看一頁,就覺得自己跟書本中的角色有更深的互動,也更體會到每個人都很辛苦,有助於增加同理心(這是我一直在努力增進的能力)與看事情的角度。
有一些商業書籍,在說明觀點時也會舉出實例,讓你身歷其境,這樣也能讓你在看一件事情時,有更多元的觀點思考,不會侷限在自己的角色和單一觀點,誤解他人的意思!
最簡單體現社交技能,則是你多了更多的話題可以跟別人聊天。過去偶爾跟朋友聊天時,我們會聊最近看的書、引用別本書的內容回覆彼此;在跟主管、老闆 review 時,也時常會提起某些經典商業書籍,如果你有看過,則就會是很好的聊天主題,能加強彼此的連結!
閱讀是一個很好的習慣,期許這篇文章可以稍微改變大家的想法,對於閱讀抱持更開放的態度!閱讀課外書,不如閱讀教科書一般充滿壓力與競爭心態,更可以在他人的想法中徜徉翱遊。先訂立小目標,每天就看 5 頁,一週後給自己一個犒賞,也來檢視這段時間對於閱讀有沒有改觀,以及自己哪裡不一樣了。
疫情期間多出更多時間,讓我們一起來多多閱讀,持續成長!
(本文經 Jane Hsu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生活省思】為什麼要閱讀?用科學數據告訴你閱讀的 4 個好處〉,作者 IG【傳送門】。首圖來源:Pixabay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看書就像抓魚】比爾蓋茲分享 4 閱讀秘訣,教你更快吸收書籍知識
【請熾烈地思考!】比爾蓋茲的時間致富法:每年閉關兩次,每次閱讀 100+ 篇論文
閱讀程式碼,使用的大腦區域與閱讀人類語言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