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圖來源:Unsplash
(本文經合作夥伴 Business Digest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商業熱話】Nike CEO:Nike是中國的,為中國服務的品牌〉。)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NIKE 在近日公布了 2020 年 Q4 的財務報告,其中,中國地區的銷售額超乎了預期,為此,NIKE CEO 發表了一個對中國的「品牌善意聲明」,此言一出,引起 BBC 等多間國際媒體關注及追訪。(責任編輯:徐宇儂)
此前國際運動品牌 Nike 被捲入「新疆棉風波」,遭到中國網民的抵制,不過在近日公布的全年業績報告中,公司收入勝預期,當中大中華銷售量按年增長近兩成。
據《Financial Times》報導,Nike CEO John Donahoe 在會議上表示「Nike 是中國的,為中國服務的品牌」。
銷量優於預期,NIKE CEO 對中國釋出極友好聲明
據報,John Donahoe 在業績會上被分析師問到,Nike 如何看待面臨中國其他本土品牌競爭的問題,他回應稱:「Nike 是中國的,為中國服務的品牌。(Nike is a brand that is of China and for China)」
編按:新疆棉風波是怎麼一回事?
2021 年 3 月,中國網路掀起抵制潮,共同撻伐國際時尚品牌包括 H&M、Uniqlo、NIKE、Adidas、New Balance、BURBERRY 等。起因是中國網友發現這些企業過去曾聲明「停用新疆產棉花」,中止採購來自新疆的棉花等原料,以譴責中國強迫新疆民族勞動,且這些企業大多投入了 BCI (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組織計畫 。
許多跨國媒體揭露,中國以半脅迫的手段,強制讓新疆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投入重勞力工作,其中正包含了棉花生產,但北京當局全盤否認。中國網友則怒斥上述這些品牌「辱華」、「賺中國人的錢、背地裡黑中國人」,並在微博等社群發起「我支持新疆棉花」的標籤,高喊「清查」抵制這些國際廠商。
據 Nike 2020 年度業績,截至 5 月 31 日的年度,純利為 57.3 億美元,按年上升 1.26 倍,優於市場預期;全球總收入達到 445 億美元,按年上升 19%;當中,大中華區銷售額為 19.3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7%。
John Donahoe 表示,Nike 的聯合創始人早期在中國曾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Nike 在中國已經有 40 年了,如今是中國最大的運動品牌,他仍相信中國未來依然是快速增長的市場。
編按:據 中央社 報導,新疆棉事件的後續效應,多少讓 NIKE 在中國線上銷量受到了影響,在中國網購平台天貓的 4 月銷售額年減六成,Adidas 則是跌了近八成。
資料來源:《Financial Times》、《BBC》、《中央社》
(本文經合作夥伴 Business Digest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商業熱話】Nike CEO:Nike是中國的,為中國服務的品牌〉。)
延伸閱讀
• 【H&M 開第一槍拒用新疆棉】品牌如何透過科學方法,徹底抵制新疆棉?
• 【能動的 Tesla 都參一咖】Nike 設計師發想出會發光的「特斯拉足球鞋」,馬斯克買單嗎?
• 竟用甘蔗和樹作鞋子?新創獨角獸 Allbirds 破 17 億美元市值,挑戰巨頭 Nike、Adi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