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消費市場,傳統實體零售式微,小型電商正崛起,不過,因為疫情導致的線上經濟需求,真的會長遠改變人類消費方式嗎?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加州小型線上生鮮食品零售業的狀況。
線上購物需求大增!美國加州小型新創受惠
當全球許多民眾因苦於封城禁令無法外出時,線上零售商機大漲,而且又當正當大集團如電商龍頭 Amazon 旗下的頭 Amazon Fresh 與 Whole Foods 正在想辦法解決配送延遲問題、線上食物零售商 Peapod 因龐大的交易量導致系統一度斷線無法服務、Target 旗下的快遞服務公司 Shipt 招募上百名電話客服人員來處理大量的需求,這時就是小公司抓到機會往上爬的時候。
加州是全美最早下達禁足令的州之一,據《Protocol》報導,當地的小型物流零售新創公司因此受惠,需求成長達 5 倍,位於灣區的線上新創生鮮雜貨業者 Farmstead,透過 AI 系統優化來提供線上生鮮食品零售與物流服務, 其 CEO Pradeep Elankumaran 透露,系統中的信用卡數從疫情爆發以來成長了 5 倍,訂單需求應接不暇。
新創有機食品配送公司 Good Eggs,透過服務在地生產的有機食品快遞給消費者,其 CEO Bentley Hall 表示,由於民眾在沒有辦法像以往工作、學校使用外食的情況下,消費者關注是否可以買到足夠的食物,供應整個家庭一週生活所需。
另一間加州的最後一公里物流服務提供商 AxleHire,幫助許多電商及大型物流公司提供快遞服務,創辦人兼 CEO Daniel Sokolovsky 樂觀看待,認為這將成為一個新常態(New Normal),因此在灣區新雇用了了 1 千名送貨員,並且在全美招募 1 萬名。
Webvan 線上消費曾曇花一現,這波經濟能維持多久?
不過這樣的線上經濟是一時的需求增長?有實質改變了未來的消費模式?沒有人說得準。美國線上雜貨零售商 Webvan 曾於 1999 年推出線上銷售、線下送貨的 O2O 模式,就當時的消費模式來說前所未聞,得到企業融資金額超過 8 億美元,但最終因過度擴張及不敵傳統超市零售商低價競爭,2001 年正式破產。
這股經濟可以維持多久?專家們普遍都趨於保守,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斯商學院副院長 Bill Pearce 表示這取決於運送成本及消費者體驗,Pearce 本身也是 Webvan 的前投資者,不過他認為現在的線上消費門檻又降低了。
新零售時代下,如何靠智慧消費與智慧零售提升用戶價值與銷售轉單?
由此報名 4/27 iKala 2022 新零售趨勢論壇
從案例分享到技術指南,強化品牌的數位競爭力!
不該過度樂觀,分析師:消費最終會回歸實體
eMarketer 首席分析師 Andrew Lipsman 表示,若疫情趨緩,消費者最終還是會回到實體商店購物,不過對線上消費仍是有深遠的影響,例如以往可能採買 10 次家用品中會有 1 次是線上消費,可能變成每 5 次就會有 1 次。
他估計,線上消費的業務會比疫情爆發前增長 30-40%,雖然對長遠來說是個巨大的變化,不過未來肯定還是會比現在這個時間點的業務量下滑許多。
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教授 Peter Fader 也認為,尤其是新創業者不該過度樂觀認為「網路零售時代已經來臨」,還是需抱持謹慎態度,這僅有可能是一時的成長而已。
機器學習估算物流效率,Farmstead 不會成為下個 Webvan
面對專家、學者們的警告與叮嚀,Farmstead 對於資金的投入也相當謹慎,Elankumaran 表示,在疫情期間 Farmstead 選擇優化軟體方面,透過機器學習演算法幫助消費者重複回購購物車商品,與其大量投入數千名外送員來送貨,Farmstead 用軟體估算最有效率且能保持物品新鮮的物流路徑,讓一趟旅程中最多可以接觸到 12 位消費者,將效率最大化,面對訂單需求的增長,Elankumaran 強調 Farmstead 並不會過度擴張,也不會像是 Webvan 一樣成為泡沫經濟。